香蕉导航网,久草最新免费,久草在线观看最新-2022最新伊人中心基地

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分布特征、理性思考與培育啟示

供稿單位:科研發展中心   查看人次:860   發布日期:2023-10-23    分享到: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創立于1989年,每四年評審一次,是教育教學領域最高級別的獎勵,代表著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獎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本科)和高等教育(研究生)4大類。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從1386個推薦項目中評選出572個擬授獎成果項目,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70項、二等獎500項,獲獎率41.26%。

       2021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首次提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描繪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藍圖。在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形勢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題。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肩負引領教育教學改革重任,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01

       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統計分析

       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分為網絡評審與會議評審兩個階段。評審結束后再經過成果獎擬授獎成果名單的公示和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的公布兩個環節。根據前幾屆評審情況,公示名單和公布名單差異不大。本文是依據《教育部關于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擬授獎成果的公示》,從成果歸屬地、完成單位、專業大類歸屬、成果主題等維度進行統計。

       (一)成果歸屬地分布情況

       1.成果的歸屬區域分布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頒布的《東西中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方法》,我國經濟區域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地區。對第一完成單位所屬地區進行統計,結果顯示:特等獎2項,均在東部地區;一等獎共70項,其中東部地區獲得48項、中部地區獲得8項、西部地區獲得12項、東北地區獲得2項;二等獎共500項,其中東部地區獲得279項、中部地區獲得85項、西部地區獲得113項、東北地區獲得23項。東部地區獲獎總數329項、占比57.52%,超過另外三大地區的獲獎總和,見表1。

       同時,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區域范圍內?。ㄗ灾螀^、直轄市)平均獲獎數量分別為32.90項、15.50項、10.42項和8.33項,東部地區平均獲獎數遙遙領先于中部、西部、東北地區,見表2。

       由表1、2可見,獲獎地區的成果獎數量分布極不均衡,東部地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獲獎總數、等級以及平均獲獎總數均遠遠超過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這不僅反映出職業教育發展基礎的不均衡,同時也說明了社會經濟水平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2.成果的歸屬省市分布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本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獲獎情況差異較大,東部?。ㄗ灾螀^、直轄市)獲獎等級、獲獎總數及平均獲獎數遠遠超過其他省份,與東北三省差距最大。比如,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獲獎總數和等級明顯高于其他?。ㄗ灾螀^、直轄市)。其中,江蘇、天津分別獲得特等獎1項,浙江獲得一等獎11項,均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同一地區內部各省獲獎分布也存在著極不平衡的態勢。東部地區獲獎成果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浙江、廣東、北京、上海、天津7個省市,而福建、河北、海南3省獲獎成果相對較少,海南只有1項二等獎;中部地區獲獎成果集中在湖南、河南、安徽、湖北4個省,而江西、山西獲獎成果相對較少;西部地區獲獎成果集中在重慶、四川、廣西、陜西,而貴州、云南、西藏、新疆、寧夏、甘肅、內蒙古獲獎成果相對較少,青海沒有獲獎;東北地區獲獎成果集中在遼寧和吉林,黑龍江獲獎成果較少。

       同時,各?。ㄗ灾螀^、直轄市)獲獎數的離散程度較大,區域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全國參加評審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個特別行政區,平均獲獎數為17.8個。超過平均數的?。ㄗ灾螀^、直轄市)為13個,未達到平均數的?。ㄗ灾螀^、直轄市)為19個,見表3。

       (二)成果完成單位分布情況

       1.成果第一完成單位類別情況

       根據成果完成單位的屬性,將本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第一完成單位分為六大類,包括高職院校(含高職本科)、中職(中專、技校、職高、職教中心)、普通本科高校、研究機構、軍事院校(含軍隊醫院)和行業企業,獲獎數分別為392項、103項、26項、25項、23項、3項。其中,高職院校占比68.53%,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同時,由普通本科高校、研究機構、軍事院校(含軍隊醫院)主持完成的成果也占有一定比例。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研究機構、普通本科高校、企業、行業協會等單位介入,形成互補優勢。

       2.成果第一完成單位中“雙高計劃”院校分布情況

       根據成果完成單位入選“雙高計劃”情況,將本屆高職院校獲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第一完成單位分為七大類,包括:“雙高計劃”A檔校、“雙高計劃”B檔校、“雙高計劃”C檔校、“雙高計劃”專業群A檔校、“雙高計劃”專業群B檔校、“雙高計劃”專業群C檔校和其他高職院校。統計結果顯示,“雙高計劃”入選院校均未獲得特等獎,獲得一等獎數分別為10項、9項、6項、4項、4項和1項,即隨著檔位下降幾乎呈直線下降趨勢;但是,197所“雙高計劃”院校獲得一等獎、二等獎數量以及獲獎總數分別為34項、236項和270項,占所有高職院校獲得對應獎項的比例分別高達72.34%、68.60%和68.88%,見表5。

       3.成果合作完成單位統計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獨立完成的成果有80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合作完成的有492項。其中,3個單位合作完成的成果最多,分別占一等獎、二等獎和獲獎總數的24.29%、21.40%和21.68%。由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等單位選送的“學習成果框架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終身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其合作單位有16個,成為本屆成果獎完成單位最多的成果,見表6。

       對單獨完成和合作完成的成果作進一步統計,見表7,結果顯示:

       一是單獨完成的成果共80項,高職院校占主導地位。無論一等獎、二等獎還是獲獎總數,高職院校均居榜首,獲獎總數占比達45%。

       二是合作完成的成果中,“校+企”形式呈現絕對優勢。合作成果492項,統計結果顯示:“校+企”合作形式,有235項,占比47.76%?!靶?企+研”合作形式其次,有141項,占比28.66%。同時,從獲獎等級差異來看,各個等級的獲獎數,合作完成均比單獨完成的數量多,尤其是在特等獎(2∶0)和二等獎(432∶68)中表現更加明顯。另外,企業主持或參加的合作完成成果有396項,占比達80.49%,僅次于學校。

       三是同一性質單位間的合作,“高職+高職”形式獨占鰲頭。共有28項是由同一種性質的單位合作完成的,這類合作沒有特等獎,一等獎數也僅有1項。同一性質單位合作成果以“高職+高職”形式居多,獲獎有11項、占比39.29%;“高職+普通本科”形式次之,占比17.86%,見表8。

       (三)成果完成人分布情況

       1.成果第一完成人身份分布情況

       統計顯示:成果第一完成人是校領導的,有2項特等獎、34項一等獎和209項二等獎,獲獎總數為245項、占比42.83%;成果完成人是二級學院領導的,獲獎總數139項、占比24.30%;成果完成人是行政部門中層干部的,獲獎總數105項、占比18.36%;以上三項合計占比85.49%。一線教師獲獎總數78項,占比僅13.64%??梢姡nI導和具有學校中層職務的干部,其獲獎比例遠遠高于普通教師。

       2.成果完成人數量分布情況

       本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對于成果完成人的數量沒有限制。統計顯示,572項獲獎成果由8393人完成,每項成果平均參與人數約15人。細分統計表明,在一等獎、二等獎和獲獎總數的完成人數分布中,完成人數分別為15人、14人和15人,獲獎成果數量最多,見圖1。成果完成人數最多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推薦的由廣西桂林農業學校等單位報送的成果“服務區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中職創新型現代農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該項目完成人數達40人;完成人數最少的是由火箭軍士官學校報送的成果“火箭軍士兵教育訓練一體化協作研究與實踐”,該項目完成人數僅為3人。

       (四)成果的專業大類歸屬情況

       本屆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除去涵蓋本校所有專業和軍事院校專業外,共涉及19個專業大類(參照《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如表10所示。統計顯示:“涵蓋本校所有專業”的成果特等獎有2項、一等獎有24項、二等獎有164項,獲獎總數占比33.22%;獲獎總數位居前三的專業大類分別為“交通運輸大類”“裝備制造大類”和“農林牧漁大類”,獲獎總數均超過40項,這與我國近年來推進制造強國戰略、交通強國戰略以及重視“三農問題”有關。2項特等獎分別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推薦的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報送的成果“模式創立、標準研制、資源開發、師資培養——魯班工坊的創新實踐”和江蘇省教育廳推薦的由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報送的成果“五年貫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江蘇實踐”。一個涉及高水平開放問題,另一個涉及人才縱向貫通培養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國家對于職業教育“走出去”戰略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高度關注。

       (五)成果的主題熱點分布情況

       1.成果主題分布情況

       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的通知》(教師函[2022]9號)文件精神,本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支持的主題主要有十個,包括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教師培養、實踐教學、產教融合、質量保證體系、育訓結合、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及辦學模式。從獲獎總數的分類統計結果來看,本屆獲獎成果中相關主題出現頻數居前六位的依次是“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專業建設、教師培養、產教融合、實踐教學,這也是歷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常見主題,見表11。

       2.成果熱點問題分布情況

       為了緊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主旨,又能回應職業教育熱點問題,獲獎成果名稱多采用“主題+熱點”混合方式,即將熱點問題與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等主題相結合。統計結果表明,本屆成果獎中熱點問題出現頻數前十位的依次是:“三農問題”“創新創業”“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國際化”“鄉村振興”“現代學徒制”“職業素養”“援藏援疆”和“勞動教育”等,尤其是“三農問題”“文化育人”“國際化”“現代學徒制”和“援藏援疆”,獲得了2項及以上的一等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當前關切。

       02

       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特征分析

       統計結果表明:地區獲獎差異性仍普遍存在,且受到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產教融合多元化主體參與辦學的特征逐漸顯現;職業教育服務“制造強國”“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的意識普遍增強;成果完成主體對成果產出的影響顯著上升;“主題聚焦人才培養模式、熱點圍繞國家關切”成為基本規律。

       (一)東部地區獲獎數遠超其他地區,存在地區性差異

       第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在客觀上導致職業教育發展的區域差異,致使獲獎地區的成果獎數量分布極不均衡。東部地區獲得2項特等獎,且無論是一等獎、二等獎,還是獲獎總數,均超過另外三大地區的總和。為了驗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當地社會經濟水平等因素存在較強的正比關系,本研究以2022年各?。ㄗ灾螀^、直轄市)教學成果獎獲獎總數為Y,以當地入選“雙高計劃”院校數量為X1、當地GDP為X2、當地人均GDP為X3、當地高職院校數量為X4,進行逐步回歸,深入研究成果獎的影響因素和形成機理。

       結果顯示,成果獎影響因素為“雙高計劃”院校數量(X1)和當地GDP(X2),另外2個因素因顯著度低而被排除。相關系數R=0.91,回歸方程如下:Y=-4.204+2.201*X1+0.222*X2(1)

       由方程(1)可知,本屆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與當地“雙高計劃”數量及當地GDP存在高度正相關,即隨著當地入選“雙高計劃”院校數量、當地GDP的增加,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數量也增加。這已充分說明當地院校辦學基礎、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水平。

       第二,從各?。ㄗ灾螀^、直轄市)平均獲獎數來看,東部地區遠遠超過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本屆成果獎東北地區與其他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的差距最為顯著,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的獲獎數量偏少。此外,同一地區內部獲獎數量也存在比較顯著的差距,如西部地區重慶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28項,總數31項,位居全國前列,且四川、廣西、陜西等均獲得較多獎項,而其他省則相對較少。這表明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如何在政策引領下倍增、放大東西協作成效,尤其是采取特殊傾斜政策“振興東北”已不可忽視。

       (二)成果完成主體影響成果的產出,存在基礎性差異

       第一,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影響成果產出。入選國家“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的獲獎比例很高,占高職院校獲獎總數的68.88%。國家“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有著豐富的師資、財力、物力和社會資源,這類學校在培育教學成果獎方面經驗豐富、基礎扎實,在申報教學成果獎的過程中更易獲得推薦機會。同時,國家“雙高計劃”院校已將獲得教學成果獎作為一項標志性建設任務,在成果獎的選題、培育和推廣應用等方面有著自身發展的動力源。

       第二,成果專業大類的歸屬影響成果產出。本屆成果獎評審政策文件中有“聚焦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的說明,客觀上放大了部分專業大類的“基礎性”評審競爭力,這在交通運輸、裝備制造、農林牧漁等專業大類的成果獎數量上已有明顯反映。與此同時,這些專業大類的同類院校在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統一指導下,相互交流頻繁、互鑒互學深刻,在客觀上提高了同類院校成果產出的整體水平。

       第三,成果第一完成人職務影響成果產出。一線教師獲獎率僅為13.64%,校領導獲獎率高達42.83%。不同職務,開展教學改革的覆蓋面不同,成果推廣應用范圍、產生的貢獻和影響力都存在基礎性差距。如何“堅持引導優秀人才終身從教,向長期從事一線教育教學的教師傾斜”,仍有待國家在政策上加以引導。

       第四,成果合作完成形式及單位數量影響成果產出。合作完成比單獨完成獲獎更多,尤其是在特等獎和二等獎中表現十分明顯,其中由3個單位合作完成的成果競爭力最強。合作形式中,“校+企”形式呈現絕對優勢,其次是“校+企+研”合作形式。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發生了重大變化,辦學主體由“單一”轉向“多元”,更加注重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如何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推行校企協同育人,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院校的共同關切。

       (三)成果主題聚焦人才培養模式,熱點圍繞國家關切

       第一,成果主題的選取熱衷于“人才培養模式”。多數教學成果獎名稱中都有“人才培養模式、育人體系、協同育人”等,占比達43.88%。而與辦學模式、教育評價、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等相關的成果占比為2.61%,呈現下降趨勢。需要進一步從政策文件上引導教師改進教育評價方式、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引導院校開展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從而助力推進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第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注焦點反映了國家關切。本屆成果獎的名稱中廣泛出現“三農問題”“國際化”“援藏援疆”“文化育人”和“現代學徒制”等熱點詞匯。我國職業教育需要全面從“國內”轉向“國內國際”兩個場域,注重構建起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平臺”,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對國際產能合作、合作國青年高質量就業的服務力和貢獻度。

       03

       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的理性思考

       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評審,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帶動提高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助力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都有深遠的意義。

       (一)國家層面:強化政策設計,進一步向薄弱環節傾斜

       成果獎的評審原則、主題內容和評審范圍等政策精神,對于引導各地職業教育朝著優質、均衡方向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第一,國家層面需要基于不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院校辦學基礎等實際情況出發,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職業教育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支持。特別是在網評階段,要給出具體措施和專項政策,進而適當平衡不同區域成果獎的分布和差異。第二,評審政策文件中雖然有“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申請成果獎的,原則上不予推薦。現任校領導(以申報時間為準)作為第一完成人申報的項目數量不超過所在省份推薦總數的30%”的規定,但從實際公布的獲獎名單來看,一線老師獲獎率嚴重偏低。應適當降低具有行政職務人員的推薦申報數量,以激勵一線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刹扇 爸虚g多兩頭少”模式,按照不高于25%、45%和不低于30%的比例分別確定各地校領導、中層干部和普通教師成果獎的推薦比例。

       (二)省級層面:夯實發展基礎,實施“教育強省”戰略

       第一,從基礎向度來看,各省級政府應從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高度,積極培育省級“雙高計劃”院校,并發揮省級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用,加大省內同類院校間的交流合作,以夯實全省院校的發展基礎。第二,從機制向度來看,職業教育要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的問題。各?。ㄗ灾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引導企業、行業、研究機構等多元主體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環節,并推動各院校解決產教融合、專業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各院校關鍵辦學能力。第三,從時間向度來看,特等獎、一等獎的實踐檢驗期均不少于4年,二等獎不少于2年。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提前1~2年啟動和培育本區域內的職業教育成果。第四,從改進向度來看,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要在教學理論上突出創新。因此,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引導各個院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接前沿技術和產業變革,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加強辦學優勢和特色的凝練,以提高成果的培育效果。

       (三)院校層面:聚焦教學問題,多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重要責任,需要打造一支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要求相銜接的,具有強勁韌性的高技術技能人才梯隊。第一,從合力入手,守底線促革新。職業教育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動員全社會力量辦好職業教育。要在嚴格規范辦學行為、推進校風學風建設、堅持自我革新、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等重點領域謀求突破。第二,用實干落筆,強優勢補短板。狠抓“雙高計劃”建設,推進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落地,筑牢職業教育發展“硬支撐”。持續深化“三教”改革,探索更加科學、個性、多樣的育人模式,提升職業教育發展“軟實力”。開展以“就業質量、在校生技能競賽質量、校友職業發展情況、用人單位滿意度”等結果性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改革,總結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第三,從大局出發,抓當前謀長遠。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滿足當前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還要培養面向未來的戰略性人才。要將職業教育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以及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趨勢中把握,推動人才培養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抓住職普融通和產教融合機遇,提升人才供應質量。

       04

       新一輪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培育啟示

       教學成果獎既不能靠華麗的文字材料去申報,也不能憑日常工作總結去參評。而是要立足于教學改革中的真問題,通過科學化設計、過程性實施以及可行性推廣應用等一系列培育過程,實現教育教學改革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從實踐到推廣應用的輻射,進而培育出高質量的教學成果。

       (一)把握內涵:建立成果獎“五性兼備”的評審概念

       一是成果要有思想政治性。要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成果要服務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總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體現“注重培養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的價值導向,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成果要有科學性。成果申報材料要有扎實的理論研究基礎、充足的應用案例,內容要有嚴謹的內在邏輯性和系統完整性。三是成果要有較強的實效性。成果實施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的作用顯著、持續,且成效明顯。尤其是成果實施后,社會及用人單位對成果所培養人才的評價有顯著提高。四是成果要有創新性。成果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要有理論創新、模式創新、方法創新或實踐創新。五是成果要有示范性與推廣性。成果提出的教學問題要具有一定普遍性,其方案的設計思路、工作目標、推進措施、評價方式等對同類職業院校要具有較大借鑒價值,對相關專業和領域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二)謀劃引領:開辟成果獎“三階遞進”的培育路徑

       第一,要制訂“三階遞進”成果獎培育方案。三階分別為二級學院、學校和省級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二級學院層面,依托重大教學改革項目,重點培育2~3個專業層面的成果,為申報校級成果獎做準備。第二階段:在校級層面,按照上一屆省級推薦名額的2倍左右比例,遴選出在教學理論上有創新、教學改革實踐中有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貢獻、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且經過不少于2年實踐檢驗的校級成果,劃撥專項經費進行重點培育,為申報省級成果獎充實后備力量。第三階段:在省級層面,可按照上一屆省級推薦名額的1.5倍比例培育,謀求通過省教育廳和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兩個途徑,為申報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做準備。第二,其他地區職業院校要加大與東部院校交流與合作。依托結對幫扶和對口支援的平臺,促進教育教學理念創新和教改項目研究,明晰真實的教學問題,出臺相關舉措,孵化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第三,其他地區職業院校要為每個校級成果重點培育項目編制培育計劃、時間表和任務書。明確培育期間,應新增一批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開發一批工作手冊式教材,發表一系列相關理論文章;新增一批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大賽獎、全國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獎等;在全國會議上宣講相關教育教學改革理念;新增重要媒體報道(如央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教育部官網、中國教育報等)以及推廣活動等。

       (三)找準選題: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核心問題

       第一,從宏觀上選題。要緊扣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圍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改革任務,重點關注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聚焦“雙高計劃”和“提質培優”等重要建設項目,確定成果獎的選題。第二,從微觀上選題。聚焦教育教學數字化、“大思政”育人、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教育教學評價改革等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并在反復實踐中取得突破。根據實際成效是否重大,進而確定成果獎的微觀選題。第三,從固有主題選題。成果獎主題存在“定與不定”的特征。選題既要關注歷年固定的主題,也要聚焦近期變化的熱點?!岸ā笔侵赋晒劦闹黝}相對穩定,與往屆主題大體一致。下一屆成果獎主題應集中在10個方面: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育訓并舉、教師培養、國際合作與交流和文化育人?!安欢ā笔侵赋晒劦臒狳c問題會隨著國家關切而迭代演進。下一屆熱點問題應散落在以下18個領域,如共同富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職業本科、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現場工程師、職教高考、中國特色學徒制、多樣化成才、職業教育適應性、數字化改造、關鍵辦學能力、“三教協同”創新、教育評價、勞動教育、人工智能和綜合改革等。

       (四)組建團隊:打造“教書育人+成果培育”雙元團隊

       盡快組建肩負“教書育人”和“成果培育”雙元任務的教學團隊。第一,團隊成員年齡、知識結構、合作意識及研究能力要合理。項目主持人要有組織協調能力,同時還要有職業教育理論基礎,能夠在理論或理念上有創新能力。團隊成員中既要有理論實踐者,又要有佐證材料收集者。因此,包含專任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和教育教學研究人員的團隊比較合適。第二,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協作力量。教學成果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只有科學分配各成員在教學成果設計、研究、實踐、總結與推廣應用中的具體角色與任務,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能圍繞項目的實施方案和預期目標共同發力,才能為教學成果獎的培育貢獻力量。

       (五)凸顯創新:堅持“問題導向”旨歸的教育理論研究

       第一,要明確教學成果所要解決的3~5個教學問題。以“問題導向”來推進成果培育和創新發展職業教育理論。成果獎的教學問題應當是真實的、現實的和尚未解決的,且是可以通過改革實踐解決的。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案要直擊要解決的問題,絕不能簡單等同于做法。第二,要注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創新點。在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歸納與提煉,產生新的理念。這就需要通過定期例會、興趣小組活動以及合作科研項目等形式,共同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要在推廣應用中反復完善成果的方案。團隊成員在接受媒體采訪、發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出版專著教材、參加研討會等時,要及時吸取意見,進一步完善成果的設計方案。在采納各級領導人批示和國際組織評價等意見基礎上,進一步提煉總結相關教育教學理念,形成完整系統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理論的新發展。

來源:《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15期

引用格式:馬林才、王婷婷、閻晗、洪春光.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分布特征、理性思考與培育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23(15):7-15.

發布人:李思瑤
審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