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揮企業在育人中的重要主體作用。產教融合承載著國家關切和教育期盼,支撐著技術技能人才質量,影響著就業創業和經濟發展,是職業教育優質發展的擇善固執之舉。
推進現代學徒制:把握內涵,突出主體
教育部已公布了兩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但很多單位仍感覺推進現代學徒制無從下手,只是把以前的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換上了現代學徒制的帽子。
此次《意見》的頒布,對試點現代學徒制的學校和單位來說,可謂恰逢其時。《意見》鼓勵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允許企業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有責有利,責利相當。
產教融合的最佳狀態是能吸引企業主動與學校合作,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來,這一點在《意見》中得到充分體現。只有實現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才能水到渠成,雙主體育人、校企聯合育人、老師師傅共同育人等原先需要花大力氣協調的“雙邊工作”都將變成“內部事務”,工作才能輕松而有效率。產教融合無疑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打通了一條理想路徑。
推進集團化辦學:激發活力,健全機制
職業教育開展集團化辦學的根本目的是為校企合作搭建平臺。目前,職教集團(聯盟)的組成單位大多是獨立法人,辦學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校企各取所需,二是組織結構松散,三是機制難于長效。
要讓這些法人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必須使他們成為利益相關方。集團(聯盟)中的每個成員都期盼政府能建立健全有效機制,讓校企雙方在考慮企業生產需要的同時,遵循學校教育教學規律開展長期合作。
通過產教融合,有望消解職教集團(聯盟)辦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意見》提出,鼓勵區域、行業骨干企業聯合學校組建產教融合集團(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推進實體化運作。《意見》同時指出,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各省級人民政府是實施產教融合集團(聯盟)的責任單位。這些內容表明,政府有責任運用行政力量維護各方權益,推動集團(聯盟)內的學校和企業成為利益相關方甚至利益共同體,使其遵照一定規則,嚴格履行集團(聯盟)章程。此舉將引導集團(聯盟)將學校的教學安排與企業的用工需求有機結合,從而推進集團化辦學的長期穩定。
推進師資隊伍優化:產業教師,特崗專聘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和保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構建和完善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的教師隊伍。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作為兼職教師,有利于加強教學、科研和專業團隊建設,有利于校企聯合開展生產技術攻關,有利于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任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產業教師(導師)特設崗位計劃,推動學校與大中型企業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學校教師實踐假期制度,支持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
在《意見》指導下,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完善產業教師(導師)的特崗專聘政策,鋪設通暢的企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兼職教師的通道,使企業技術人員能順利走進學校、走上講臺,這是政府之責,是職業教育之幸,須加快推進。
推進培養質量提升:完善模式,搭建平臺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為了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向德國學習“雙元制”模式,向英國學習“三明治”形式,向美國學習“生計教育”方式,向日本學習“產學結合”做法,還有臺灣的“輪調式”經驗等。究竟什么樣的模式真正適合我國職業教育優質發展呢?經過200所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的探索,1000所國家中職示范校的建設,從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到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有了適合自己的辦學模式。
辦職業教育不能沒有企業的參與,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才是保證職業教育優質發展的辦學常態?!兑庖姟芬呀洿罱ê谜咂脚_,接下來就是各地尤其是省級人民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主動作為的時候了?!兑庖姟吩谌蝿辗止ぶ?,把各省級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全國總工會等都作為責任單位,體現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傳統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是關鍵;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主題;未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方向。未來已來,職業教育要優質發展,產教融合已不可再等待。通過《意見》的實施,讓職業教育扎根于企業生長,讓企業依法分享技術技能紅利,消解甚至消除校企“兩張皮”的現象,全力提升人才資源質量,為加快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繁榮作出更大貢獻。(作者:李夢卿,來源:中國教育報)
推進現代學徒制:把握內涵,突出主體
教育部已公布了兩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但很多單位仍感覺推進現代學徒制無從下手,只是把以前的頂崗實習、工學交替換上了現代學徒制的帽子。
此次《意見》的頒布,對試點現代學徒制的學校和單位來說,可謂恰逢其時。《意見》鼓勵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允許企業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有責有利,責利相當。
產教融合的最佳狀態是能吸引企業主動與學校合作,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來,這一點在《意見》中得到充分體現。只有實現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才能水到渠成,雙主體育人、校企聯合育人、老師師傅共同育人等原先需要花大力氣協調的“雙邊工作”都將變成“內部事務”,工作才能輕松而有效率。產教融合無疑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打通了一條理想路徑。
推進集團化辦學:激發活力,健全機制
職業教育開展集團化辦學的根本目的是為校企合作搭建平臺。目前,職教集團(聯盟)的組成單位大多是獨立法人,辦學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校企各取所需,二是組織結構松散,三是機制難于長效。
要讓這些法人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必須使他們成為利益相關方。集團(聯盟)中的每個成員都期盼政府能建立健全有效機制,讓校企雙方在考慮企業生產需要的同時,遵循學校教育教學規律開展長期合作。
通過產教融合,有望消解職教集團(聯盟)辦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意見》提出,鼓勵區域、行業骨干企業聯合學校組建產教融合集團(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推進實體化運作。《意見》同時指出,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各省級人民政府是實施產教融合集團(聯盟)的責任單位。這些內容表明,政府有責任運用行政力量維護各方權益,推動集團(聯盟)內的學校和企業成為利益相關方甚至利益共同體,使其遵照一定規則,嚴格履行集團(聯盟)章程。此舉將引導集團(聯盟)將學校的教學安排與企業的用工需求有機結合,從而推進集團化辦學的長期穩定。
推進師資隊伍優化:產業教師,特崗專聘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和保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構建和完善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的教師隊伍。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作為兼職教師,有利于加強教學、科研和專業團隊建設,有利于校企聯合開展生產技術攻關,有利于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到學校任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產業教師(導師)特設崗位計劃,推動學校與大中型企業合作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學校教師實踐假期制度,支持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煉。
在《意見》指導下,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完善產業教師(導師)的特崗專聘政策,鋪設通暢的企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兼職教師的通道,使企業技術人員能順利走進學校、走上講臺,這是政府之責,是職業教育之幸,須加快推進。
推進培養質量提升:完善模式,搭建平臺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為了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向德國學習“雙元制”模式,向英國學習“三明治”形式,向美國學習“生計教育”方式,向日本學習“產學結合”做法,還有臺灣的“輪調式”經驗等。究竟什么樣的模式真正適合我國職業教育優質發展呢?經過200所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的探索,1000所國家中職示范校的建設,從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到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有了適合自己的辦學模式。
辦職業教育不能沒有企業的參與,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才是保證職業教育優質發展的辦學常態?!兑庖姟芬呀洿罱ê谜咂脚_,接下來就是各地尤其是省級人民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主動作為的時候了?!兑庖姟吩谌蝿辗止ぶ?,把各省級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全國總工會等都作為責任單位,體現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傳統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是關鍵;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主題;未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方向。未來已來,職業教育要優質發展,產教融合已不可再等待。通過《意見》的實施,讓職業教育扎根于企業生長,讓企業依法分享技術技能紅利,消解甚至消除校企“兩張皮”的現象,全力提升人才資源質量,為加快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繁榮作出更大貢獻。(作者:李夢卿,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