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將“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這一目標寫進了規劃。這無疑是振奮人心的。離規劃實現的時間只剩下3年半,我們完全準備好了嗎?快速擺脫誤區,思考如何立足產業所需、如何服務于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打造完整版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也許正當其時。
從現實來看,職業教育至今還不是令老百姓滿意的教育。表現在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雖然有所進步,但是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這是無奈的選擇”的格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對于企業行業來說,雖然目前職業教育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但是還沒有解決優和精的問題。
及時糾正認識誤區和問題
現代職教體系不僅包括了職教內部以及普職教育板塊之間相互貫通、相互連接的學制上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職業教育核心內容上的現代化:這個核心內容就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和怎樣的要求來打造一支優秀產業大軍。因此,可以說建成現代職教體系絕對不是最終目的,而只是手段。脫離這一核心內容來談職教的現代化則毫無意義,而且會產生認識誤區:
誤區一: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技工教育。其實面向生產、管理、服務、建設一線的產業大軍絕對不僅僅只是由技工所構成,還必須同時由大量的現場工程師、技術師、工藝師、品管師、設備維護保障師等構成。他們都應該列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對象;
誤區二: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否認技術教育的存在,把職業教育與技術教育對立起來、割裂開來。這是造成目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質量長期徘徊不前、社會認可度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誤區三: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與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教育。其實這種提法不是不對,而是不全對。因為我們不僅要面向現在,而且要面向未來。用未來技術武裝今天的潛在勞動者是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誤區四: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學習掌握成熟技術、規范、流程和實務的教育。這一結論同樣不是不對,而是不全對。因為當今的產業大軍是否優秀,不僅看其再現的水平和能力,而且還要看其創新的水平和能力;
誤區五: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取得上崗證或職業資格證的教育。這種認識過于狹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制約了我國職業教育的高水平發展。其實,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指標不光是要看取證率多少,還要看直接貢獻率的大小,等等。
此外,我國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規格描述的漂移不定;對技術進步直接貢獻率的缺失和低下;對專業建設中“重心下移”的片面化理解把握;對實踐教學中長期存在的簡單化、低水平、淺內涵(包括頂崗實習)聽之任之、視而不見;相當多的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的領導對當前和未來如何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表示迷茫,缺乏方向感,都與存在上述這些誤區有直接關系。必須要從源頭上來解決這些問題,否則就會影響甚至阻礙我國職業教育高水平的現代化。
從長期產業背景認清職業教育
目前,我國仍面臨著“雙重壓力、雙重挑戰”——傳統工業化沒有完成,新型工業化已經來臨;傳統市場化沒有完成,全球化時代已經來臨。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一基本格局不會變,還會長期存在。基于這樣的產業背景,從總體上看就要求我國的產業大軍要具有如下四個特質:
一、既要掌握與我國在世界產業鏈分工中的中低端位置相適應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向中高端產業鏈分工沖刺的特質;
二、既要能夠掌控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為我所用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國際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反求、轉移和革新的技術技能;
三、既要具備傳統技術和成熟技術高水平、高質量實現的能力,又要同時具備適應新的科技革命及“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時代追蹤新興技術技能的能力;
四、既要具備遵紀守法、一絲不茍、敬業樂業、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和信用意識,又要同時具備敢于沖破常規、敢于求新、求變、求異、求突破、求發展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實踐表明,只有造就了具有這樣特質的產業大軍,才能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合格制造到優質制造的偉大轉變。而要具備上述特質,這不僅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大歷史責任所在,也是構想我國現代職教體系頂層設計的最高邏輯起點。
打造完整版職業技術教育
我們要想徹底告別依賴外國技術的貼牌生產模式,要想扭轉我國在世界產業鏈分工中的中低端地位,要想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飛躍,就必須造就數以億計的不只是普通的技術能手,而是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的技術革新能手,以推動完成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技術轉型升級、裝備轉型升級的歷史任務,以此來增大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紅利。
同時,還必須摒棄絕對功利主義和急功近利的判斷標準。例如為了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就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為了突出學會動手的重要性,卻根本否認學會動腦的必要性;為了突出生產性實訓的重要,竟不適當地要求生產性實訓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如此等等。這些對于 我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危害極大。
如何打造完整版的職業技術教育?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職業技術教育的內涵理解要更新。要十分重視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不僅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技能,而且要讓學生具備對某種技術的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使他們經歷持續改進或創新現有工藝、產品、生產過程、管理過程或服務方式的完整的技術活動過程。要圍繞具備復合型、創新型、發展型這三個特征要素,來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要更新。不僅從崗位或職業的需求出發,而且還要從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創新能力的需求出發,來作為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
實踐教學內容要更新,不僅要強化技能訓練,而且要同時強化技術訓練。除了繼續要體現生產過程或工作過程中應知應會的職業崗位要求之外,同時要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的“技術教育”特性:真刀真槍地讓學生進行技術開發的訓練,防止實踐教學簡單膚淺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病;
職業技術院校的定位要更新。不僅是培養面向現有產業的勞動生產大軍的基地,而且同時是培養面向未來產業的千千萬萬技術創新大軍的搖籃,成為技術應用源和技術創新源;
校企合作形式要更新。要向高級階段轉移:共同建立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成為引領行業和社會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發、推廣基地;
師資隊伍建設途徑要更新。不能光重視教師是否取得了技術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還要特別重視教師的行業氣質,培養教師具有解決企業行業疑難雜癥問題的能力。需要重新定義“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標準;重新定義教師的角色功能:從演員到導演;從運動員到教練;從教師到項目經理;
課程建設的路徑要更新。不僅要堅持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為導向,而且要堅持以創新教育為導向,將創新教育全面引入各個專業、各門課程、各個項目,用課程的專題制作或畢業的專題制作來落實創新教育的成果;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要求要更新。不僅要按照工藝、流程、工位等要素,以仿真職場環境的思路來建設,而且還要按照留下空間,按照有利于學生創新制作來打造學生的創客空間。將實訓室改為實訓創研室或實訓技研室;
專業建設的格局要更新。要自覺地將 “互聯網+產業”的產業發展格局轉變成“互聯網+專業”專業建設的新格局,并主動將“兩加一大”相關聯的通用技術,以及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同步的先進技術大規模引進職業教育中來。
職業技術院?;緱l件和能力建設的標準要更新。當前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正面臨著培養規格的重大變化,面臨著新經濟、新技術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因此必須重新審視原有的院?;巨k學條件和能力建設的標準,并適時作出調整。
二戰后,職業技術教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兩次特別巨大、特別杰出的貢獻。一次是德國人作出的,他們靠職業技術教育這一秘密武器,不僅醫治了戰爭創傷,同時創造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世界奇跡;另一次是中國人正在做的,通過職業技術教育將一個巨大的人口包袱轉化為一支龐大的產業大軍,支撐了中國30多年的高速發展,從而創造了發展中國家如何擺脫貧窮、實現經濟起飛的奇跡。
打造完整版的職業教育,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來說,都將是一項相當寶貴的經驗,我們有責任將它維護好、發展好。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
從現實來看,職業教育至今還不是令老百姓滿意的教育。表現在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雖然有所進步,但是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這是無奈的選擇”的格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對于企業行業來說,雖然目前職業教育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但是還沒有解決優和精的問題。
及時糾正認識誤區和問題
現代職教體系不僅包括了職教內部以及普職教育板塊之間相互貫通、相互連接的學制上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職業教育核心內容上的現代化:這個核心內容就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和怎樣的要求來打造一支優秀產業大軍。因此,可以說建成現代職教體系絕對不是最終目的,而只是手段。脫離這一核心內容來談職教的現代化則毫無意義,而且會產生認識誤區:
誤區一: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技工教育。其實面向生產、管理、服務、建設一線的產業大軍絕對不僅僅只是由技工所構成,還必須同時由大量的現場工程師、技術師、工藝師、品管師、設備維護保障師等構成。他們都應該列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對象;
誤區二: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否認技術教育的存在,把職業教育與技術教育對立起來、割裂開來。這是造成目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質量長期徘徊不前、社會認可度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誤區三: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與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教育。其實這種提法不是不對,而是不全對。因為我們不僅要面向現在,而且要面向未來。用未來技術武裝今天的潛在勞動者是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誤區四: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學習掌握成熟技術、規范、流程和實務的教育。這一結論同樣不是不對,而是不全對。因為當今的產業大軍是否優秀,不僅看其再現的水平和能力,而且還要看其創新的水平和能力;
誤區五:認為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取得上崗證或職業資格證的教育。這種認識過于狹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制約了我國職業教育的高水平發展。其實,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指標不光是要看取證率多少,還要看直接貢獻率的大小,等等。
此外,我國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規格描述的漂移不定;對技術進步直接貢獻率的缺失和低下;對專業建設中“重心下移”的片面化理解把握;對實踐教學中長期存在的簡單化、低水平、淺內涵(包括頂崗實習)聽之任之、視而不見;相當多的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的領導對當前和未來如何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表示迷茫,缺乏方向感,都與存在上述這些誤區有直接關系。必須要從源頭上來解決這些問題,否則就會影響甚至阻礙我國職業教育高水平的現代化。
從長期產業背景認清職業教育
目前,我國仍面臨著“雙重壓力、雙重挑戰”——傳統工業化沒有完成,新型工業化已經來臨;傳統市場化沒有完成,全球化時代已經來臨。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一基本格局不會變,還會長期存在。基于這樣的產業背景,從總體上看就要求我國的產業大軍要具有如下四個特質:
一、既要掌握與我國在世界產業鏈分工中的中低端位置相適應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向中高端產業鏈分工沖刺的特質;
二、既要能夠掌控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為我所用的技術技能,又要同時具備國際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反求、轉移和革新的技術技能;
三、既要具備傳統技術和成熟技術高水平、高質量實現的能力,又要同時具備適應新的科技革命及“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時代追蹤新興技術技能的能力;
四、既要具備遵紀守法、一絲不茍、敬業樂業、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和信用意識,又要同時具備敢于沖破常規、敢于求新、求變、求異、求突破、求發展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實踐表明,只有造就了具有這樣特質的產業大軍,才能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合格制造到優質制造的偉大轉變。而要具備上述特質,這不僅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大歷史責任所在,也是構想我國現代職教體系頂層設計的最高邏輯起點。
打造完整版職業技術教育
我們要想徹底告別依賴外國技術的貼牌生產模式,要想扭轉我國在世界產業鏈分工中的中低端地位,要想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飛躍,就必須造就數以億計的不只是普通的技術能手,而是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的技術革新能手,以推動完成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技術轉型升級、裝備轉型升級的歷史任務,以此來增大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紅利。
同時,還必須摒棄絕對功利主義和急功近利的判斷標準。例如為了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就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為了突出學會動手的重要性,卻根本否認學會動腦的必要性;為了突出生產性實訓的重要,竟不適當地要求生產性實訓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如此等等。這些對于 我國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危害極大。
如何打造完整版的職業技術教育?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職業技術教育的內涵理解要更新。要十分重視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不僅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技能,而且要讓學生具備對某種技術的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使他們經歷持續改進或創新現有工藝、產品、生產過程、管理過程或服務方式的完整的技術活動過程。要圍繞具備復合型、創新型、發展型這三個特征要素,來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要更新。不僅從崗位或職業的需求出發,而且還要從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創新能力的需求出發,來作為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
實踐教學內容要更新,不僅要強化技能訓練,而且要同時強化技術訓練。除了繼續要體現生產過程或工作過程中應知應會的職業崗位要求之外,同時要體現職業技術教育的“技術教育”特性:真刀真槍地讓學生進行技術開發的訓練,防止實踐教學簡單膚淺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病;
職業技術院校的定位要更新。不僅是培養面向現有產業的勞動生產大軍的基地,而且同時是培養面向未來產業的千千萬萬技術創新大軍的搖籃,成為技術應用源和技術創新源;
校企合作形式要更新。要向高級階段轉移:共同建立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成為引領行業和社會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發、推廣基地;
師資隊伍建設途徑要更新。不能光重視教師是否取得了技術等級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還要特別重視教師的行業氣質,培養教師具有解決企業行業疑難雜癥問題的能力。需要重新定義“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標準;重新定義教師的角色功能:從演員到導演;從運動員到教練;從教師到項目經理;
課程建設的路徑要更新。不僅要堅持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為導向,而且要堅持以創新教育為導向,將創新教育全面引入各個專業、各門課程、各個項目,用課程的專題制作或畢業的專題制作來落實創新教育的成果;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要求要更新。不僅要按照工藝、流程、工位等要素,以仿真職場環境的思路來建設,而且還要按照留下空間,按照有利于學生創新制作來打造學生的創客空間。將實訓室改為實訓創研室或實訓技研室;
專業建設的格局要更新。要自覺地將 “互聯網+產業”的產業發展格局轉變成“互聯網+專業”專業建設的新格局,并主動將“兩加一大”相關聯的通用技術,以及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同步的先進技術大規模引進職業教育中來。
職業技術院?;緱l件和能力建設的標準要更新。當前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正面臨著培養規格的重大變化,面臨著新經濟、新技術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因此必須重新審視原有的院?;巨k學條件和能力建設的標準,并適時作出調整。
二戰后,職業技術教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兩次特別巨大、特別杰出的貢獻。一次是德國人作出的,他們靠職業技術教育這一秘密武器,不僅醫治了戰爭創傷,同時創造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世界奇跡;另一次是中國人正在做的,通過職業技術教育將一個巨大的人口包袱轉化為一支龐大的產業大軍,支撐了中國30多年的高速發展,從而創造了發展中國家如何擺脫貧窮、實現經濟起飛的奇跡。
打造完整版的職業教育,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來說,都將是一項相當寶貴的經驗,我們有責任將它維護好、發展好。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