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是國家既定的發展戰略。在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創新驅動作為一個指標大項,更是首次被寫入了規劃綱要之中。面對這一要求,職業教育該如何應對,實現創新驅動,可持續健康發展呢?
抓原創,力求理論引領創新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理論引領一直是一個傷痛所在?!鞍氡诮健钡捏w量和規模,眾多的研究專家和學者,提不出屬于職業教育自己的本真的理論、模型或研究思路,創建職業教育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話語體系,而只能依附普通教育學理論,從那里找理論、找方法,做些改頭換面的處理,用來指導職業教育的實踐。顯然這種經過“整容”的偽理論、假理論,根本不可能引領職業教育走向成功。
“十三五”期間,這樣的錯位引領再也不能讓它持續下去了。職業教育應該耕耘自己的研究領域,創立迥別于普通教育學的、屬于職業教育的原創理論,才能開創職業教育研究的新局面。其中跨界與整合理論就是職業教育的本真理論、原創理論。
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職業教育的跨界理論,是對職業教育性質的準確界定,符合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他指出:跨界的職業教育“在辦學制度層面,‘校企合作’的辦學形式打破了封閉的企業與學校各自運作的‘圍城’。在人才培養層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跨越了分割的工作與學習各自孤立的‘界限’。在社會功能層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指向跨越了傳統的職業與教育各自定位的‘疆域’?!?
筆者提出的整合理論,亦是對職業教育本質規律和方法論的哲學把握,專著《高等職業教育整合論》,創新了高等職業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論基礎,梳理了高等職業教育整合發展的歷史演進,從實踐視角總結了高等職業教育整合發展的整體經驗。
破難點,重視實踐突破創新
“十三五”的五年時間,是職業教育站在新起點、再上新臺階的關鍵時段。職業教育面臨著許多有待突破的實踐難題。
如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現路徑和制度創新”問題,“探索區別于學科型人才培養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實現形式和培養模式”問題,“以學分轉換和學力補充為核心的職普互通機制”問題,“融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職業技能為一體的育人文化建構”問題,還有“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職業教育如何適應和助推經濟發展的問題,新常態下職業教育如何服務于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驅創新的問題等。
除了這些新問題外,還有一些長期困擾我們、推進不力的老問題。如校企合作長期存在的沒高度(理論不高,“矮”)、沒長度(長效難求,“短”)、沒廣度(寬度不夠,“窄”)、沒深度(延伸不濟,“淺”)、沒效度(效果不佳,“窮”)的“五度”問題。職業教育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就是要在解決這些新舊惑點、重點、難點、盲點問題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以實現實踐突破創新。
成機制,讓創新成為追求和自覺
“十三五”期間,是一個必須把創新放在心中、扛在肩上的歷史時期,是創新成為時代主旋律和主基調的年代,職業教育豈能甘為人后。何況,沒有創新就沒有職教的發展,就沒有職教的進步,就沒有職教的出路。創新是職業教育別無選擇的必由之路。
所以,每一位職教人都應該以創新為己任,積極投身于改革創新的時代洪流和大潮中去,讓創新成為一種常態,一種機制,一種追求,一種自覺。
也許有人懷疑自己的創新能力,而憚于創新。其實,創新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它并不神秘,也不是誰的專利。它其實就是跨界、遷移和整合。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人人是創造之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梢娝菚r時、處處,人人能之的。而且創新是在創新中練就的一種能力,你不去創新,就永遠不會創新,永遠與創新無緣。創新,是人的發展與成長的最好的推動力,是職業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核能。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系教育部職業教育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