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 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對其都有精辟的論述。而這一社會理想,也同樣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
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首次完整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
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刻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系列問題。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列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目標。那么,如何理解和諧社會?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今天我重點從和諧社會的提出依據,科學內涵,構建舉措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依據: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選擇。其現實依據在于:
(一)這是我們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我國的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29年前,剛剛走出“文革”人們還在為溫飽發愁,如今13億人民生活已總體達到小康;29年前,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曾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手腳,如今改革開放已深入人心;29年前,我國經濟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而今已成長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以改革開放近30年計,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長,而世界經濟是年均3 %的增速;(用經濟學界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國經濟增長是八九不離十),2006年GDP邁上20萬億元大關, 1978年至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元增加到117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34元增加到3587元,分別增長了34倍和27倍;2006年進出口額達17607億美元,比1978年增加近80倍。29年前,我國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2006年突破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世界第一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已經在
改革開放29年的持續高速發展是中國歷史上自秦漢以來最長的盛世之一。西漢的文景之治,和平發展時期只有短短的16年;東漢的光武中興,和平發展期只有短短的15年,唐朝的貞觀之治,實際和平發展延續期不足20年,即使是歷史上最長的和平發展期——清朝的康乾盛世,總長度134年,但中間曾被九次內戰隔成了10個時段,最長的一段和平連續發展期不過26年。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持續高速發展期。而且,從目前國際國內大趨勢來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這個盛世的繼續延長。
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是和諧的。但是總體和諧并不意味著沒有矛盾,沒有利益沖突。由于過去我們片面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至于社會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成就,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
1、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首先,利益差距拉大,矛盾對抗程度有所增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等方面相繼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方面的變化引起了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當前,我國社會利益主體呈現出多樣化趨勢。一是原有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發生了變化。以工人群體為例,從分布情況看,除傳統國有、集體企業外,私營、外資企業職工大量增加。據統計,1991年底私營和個體就業人員為2491.5萬人,到2006年底達7474.1萬人,而同期國有企業就業人員則從10664萬人下降至7409萬人。又如農民群體,除了一部分在農村從事生產外,有相當一部分進城務工,成為農民工。二是新的利益階層不斷涌現,如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人員和創業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
隨著利益主體的不斷分化,不同主體之間利益差距也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突出表現在分配領域的收入差距擴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1978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為2.47﹕1,2006年達到3.27﹕1;二是區域差距擴大,197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最高地區與最低地區之比為3.15﹕1,2006年達到6.21﹕1;三是行業收入差距明顯,1978年收入最高行業(電力、通訊、供水供氣、鐵路等壟斷行業)與最低行業(農林牧副漁業)之比為2.17﹕1,2006年上升為大約4﹕1。
隨著利益主體分化、利益差距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民群眾內部的利益矛盾日漸凸現。主要表現為經濟利益矛盾突出、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多、對抗程度增強、處置難度加大等。從近期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來看,絕大多數是屬于經濟利益問題。據統計,2006年1月至8月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中,因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引發的事件占總數的18.88%,因征地、拆遷問題引發的事件占15%,因企業改組改制、兼并破產問題引發的事件占7.66%。因民間糾紛問題引發的事件占5.96%,由經濟利益沖突引發的社會矛盾,已成為影響當前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當前利益關系出現的上述問題,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對自身利益的更進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協調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妥善處理各種利益矛盾。
其次,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社會和諧的深層基礎在于全社會之間擁有一種普遍的認同,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相互信任的紐帶。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沖突,人與人之間的不和睦,說到底是因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臘圣哲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性合群的動物,唯如此才能組成社會。人類之所以能合群,是因為能夠相互信任,人類若沒有足夠的相互信任,那么人與人之間就失去了相互聯系的基本紐帶,社會就不能正常運行。如果你留心,你就會發現如今竟有不少的新聞標題會是“……面臨信任危機”、“……呼喚誠信原則”。比如“親子鑒定熱”折射的是家庭信任危機;福壽螺事件、瘦肉精事故等等,社會上還彌漫著虛假、欺騙等等有悖道德的不良風氣,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范,個別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適應;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這已嚴重影響了國家的形象、黨的形象。進而也導致了人與人之間信任程度的降低。這與和諧社會格格不入。
2、人與社會的不和諧。
首先,三農問題依然尖銳(不用諱言,“三農問題”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這不是危言聳聽。實際“農民問題”核心不僅僅是收入問題,更重要的是權利問題,社會地位問題,比如:民工的待遇問題(包括工資,在河北平均600左右),農民的醫療等社會保障問題(在農村因病致貧嚴重,許多農民,“小病忍著,大病等死),不同戶籍的事故賠償問題(比如同樣是車禍,戶口不同,賠償標準相差甚遠。如某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890元,賠償期為20年,城鎮居民的車禍賠償金最高16萬元,農村居民不到6萬元。身份的差價為10萬元。在某個直轄市的身份差價為15萬元,即城市居民30萬元,農村居民15萬元。)
可以說,我們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其次,就業形勢嚴峻。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壓力仍然較大,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很突出。今后幾年,城鎮每年需要就業的人數仍將保持在2400萬人以上,而新增崗位和補充自然減員大約只有1200萬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約在1200萬人左右,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2007年達到495萬人,而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尚未全部解決,農村尚有1億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以上問題同時存在,使我國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這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未遇到過的。
再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我們開始探索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并相繼建立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不過,客觀地講,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存在覆蓋范圍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夠健全、監察執法不嚴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主要是針對城鎮居民的,即使在城鎮,也有不少居民依然被排除在社會保障的范圍之外。到2006年底,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參保職工,分別只占到城鎮就業人員的66.3%和55.6%。
最后,教育不公平現象突顯。我國的教育不公平現象直接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教育發展的現狀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極為相似,教育的不公平也集中體現在城鄉的不平衡和區域的不平衡上。我國教育投入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國家每年有限的教育投資,絕大部分被錦上添花地投放在大中城市學校,尤其是其中的重點中小學和重點大學,這些重點學校又可以憑借自身的資格向學生收取高額學費和向社會尋求贊助。而廣大農村,特別是西部及偏遠地區的教育負擔則主要依靠當地農民自己承擔,而這些地區的農民收入很低,有限的教育經費也難以保障,教師的工資都難以保證。這就形成了教育投入的馬太效應。受教育機會的不均衡,從國家相關課題組調查報告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這種不平衡。現在,城鄉學歷差距逐漸拉大,城市人口擁有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的人數,分別是農村人口的3.5倍、16.5 倍、55.5 倍、281.55 倍、323 倍。近年來,社會普遍關注的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更能說明城鄉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反映了城鄉居民地位的不平等。這種人為拉大城鄉差距的情況實在令人擔憂。招生政策的不公平,招生政策的不公平首先體現在高校招生指標分配上,這也是近幾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制度20多年來,清華、北大在河北省每年招生人數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則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數兩者相差5倍;而河北省總人口6800多萬人,北京市總人口1200萬人,相差5倍多。即同等條件下,如果河北省只有一個招生指標,北京市卻擁有25個指標,這是多么嚴重的不公平!據統計,河北省考生上清華、北大的平均分數比北京市考生要160分!
此外,安全生產形勢也不容樂觀(我國2004年煤礦死亡人數為6027人,我國每年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約為18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建造兩個三峽大壩的費用。)
3、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資源和環境的問題也擺在我們面前。
發展與環境的矛盾突出。污染問題嚴重,全國近一半城鎮飲用水水質不符合標準;2003年監測的340個城市中,空氣嚴重污染的占3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占66.2%,換句話說,全國73.9%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環境質量條件下;SO2年排放量1995萬噸,世界第一;2003年,全球20個空氣嚴重污染城市,我國占16個;垃圾圍城,有毒有害廢棄物危害開始顯現。
生態平衡的破壞,動植物品種的滅絕,新疾病的不斷出現,導致環境健康問題日漸突出。中國11個最大城市中,空氣污染每年使 5萬多人夭折,40萬人染??;空氣污染地區死于肺癌人數高出5-9倍;沈陽市兒童的血鉛含量超標的達95.5%;天津市嚴重污染的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超標98倍。
發展帶來了資源消耗嚴重和資源短缺問題,美國著名的生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曾寫過一本書《誰來養活中國》,在這本書中,他在講中國的資源消耗時指出,如果中國經濟每年增長8%,到2031年人均收入將達到美國今天的水平,如果屆時中國人均資源消耗相當于美國今天的水平,那么,14.5億人口將消耗全球現有糧食產量的2/3,中國的紙張消耗量將是全球現有產量的2倍;如果中國達到美國的水平,每4人擁有3輛車,則總數將是11億輛車,比當今全球汽車總量8億輛還多,中國將需要2900萬公頃土地,相當于當前的稻田總面積;每天將消耗9900萬桶石油,全世界目前的石油產量是8400萬桶。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人口爆炸,臭氧層漏洞,全球變暖,如此等等。環境問題已經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瓶頸。
以上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第一個依據,可能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你的依據里闡述了這么多我們國家的不和諧因素,既有人與人的,又有人與社會的,還有人與自然的,是不是我們國家存在這么多不和諧因素,這么多矛盾,才提出和諧社會的,實際上,不是說我國現實社會是不和諧的,當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穩定的,現在是要進一步提高我國社會的和諧程度與和諧水平。
從哲學的角度上說,矛盾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和諧只是相對而言的,和諧中同樣充滿矛盾,階段性地不和諧是相對總體上的和諧而言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用我們社科教研室老師們的比喻:如果把一個國家看成是一個人,不和諧因素就是我們成長中的煩惱。換句話說,是成長的必然,要成長就會有煩惱,而我們誰又能夠拒絕成長呢?
(二)這是鞏固黨執政地位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體現,也是黨實現執政歷史任務的重要條件。
建國以來,在黨的帶領下,我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并且使13億人口達到了總體小康。當前我們的任務就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要奮斗就會有困難有風險。從我們的外圍環境來說,中國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西方可以說一時一刻也沒停止過分裂我們,比如:支持西藏分裂勢力,宣傳中國威脅論等等,甚至在意識形態領域,國外媒體“西化、分化”的滲透功能從未停止,目前,共有50個境外電臺使用358個頻率對我進行廣播。419個衛星電視頻道密集在我上空,其中僅美國就有104個??梢哉f,國際上,影響和平的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國內我們又面臨經濟發展帶來的系列矛盾,在這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執政黨和政府政策失誤,處理不好各種矛盾,不但會使經濟停滯不前,而且會激化社會矛盾,產生社會動蕩,甚至會危及我們政權的穩定。可以說社會的不斷發展給我們黨提出了新的挑戰,所以不光要求我們黨要有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要和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這是黨實現執政歷史任務的必然。五大能力是(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結合上述兩個方面的依據,社會的和諧發展問題自然要提上日程,而且要提到比過去更為重要的位置。
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1、“和諧”的含義,從哲學意義上講,強調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體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異相合。
2、和諧社會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理想狀態的一種描繪,是古今中外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講,和諧社會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統一與協調發展的社會;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和諧統一與協調發展的社會。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統一中發展的,也是在和諧與不和諧的矛盾統一中發展的。
3、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2005年2月,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這六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相互作用的。即包括社會關系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體現了民主與法治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這六個方面內容十分豐富,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和總體特征,也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
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必須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以往其他社會形態標榜的社會協調與和諧,而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和諧社會。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園牧歌”,也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烏托邦”,更不是現代資本主義式的“福利社會”。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而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和諧的思想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邁向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階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我們的一個治國理想,更是一種治國方略、治國機制,同時也是一種治國結果。
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還要正確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屬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范疇,兩者是相互包含、相輔相成的。作為社會建設過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十一項重大的現實任務。同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之后,還要繼續為構建更高水平的和諧社會長期奮斗。
以上所說的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什么的問題。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舉措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四位一體,共同發展。這樣,才能形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美好的全面小康社會。
中央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條舉措。
第一,堅持協調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發展的協調性。在我們河北,為實現協調發展這一目標,我們把中央路線方針政策與河北實際緊密結合,創造性地出臺一系列促進河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措施:
在促進區域平衡中出臺了《“一線兩廂”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意見》。通過以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島五市為“中間一線”,建設全省經濟發展的隆起帶;以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四市為“南廂”,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以張家口、承德二市為“北廂",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的新跨越。通過這一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戰略的實施,使河北實現了一線領跑、兩翼齊飛的局面,特別是經濟比較落后的張家口、承德地區,兩年中財政收入都翻了一番。
在促進城鄉統籌中明確了以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市化為核心的思路,推出了擴權強縣等重大改革措施,增強了各地發展的積極性,使相當一部分縣、市、區特色經濟取得了規模性的競爭效應。其中遷安、遷西、遵化、寬城、武安、涉縣等縣市效益指標在“十五”期間均實現了兩到三倍增長。
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中推行了創建生態文明村建設,使5000多萬農民投入了該項活動,先后籌集資金30多億元,硬化農村路面3.
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中實施了十項民心工程。其中,特別是對農村的科技、教育、飲水、醫療衛生建設都制定了非常明確的工作目標。2004年,省級用于民心工程的財政性資金達29.7億元,占年初綜合預算專項支出的23%;2005年民心工程省級預算安排36.15億元。通過民心工程全省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所有行政村通電話,全省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8.43%和98.3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共覆蓋農業人口418.76萬,實際參加合作醫療農314.08萬人;城市新增就業42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60萬人次,減少貧困人口125萬人……
因此,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已清楚地看到,我們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為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又要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注重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只有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基礎。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分蛋糕故事的啟示,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個媽媽買了個蛋糕,有兩個孩子,媽媽分蛋糕,兩個孩子不干,老大擔心偏向老小,老小擔心媽媽偏向老大,因為老大吃的多,媽媽為難,說讓老大切吧,老小不干,讓老小切,老大不干,都怕對方給自己多切。大家為蛋糕爭執不下,最后,媽媽找出了一個既能讓兩個兒子都接受,同時也非常公平的辦法:讓一個人切,另一個人先挑。這樣分蛋糕的公平問題就解決了。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規則制度才能實現公平。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各種具體矛盾和問題的層面上,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著眼于構建穩定協調的社會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使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在有序地狀態下不斷得到調整和解決,使社會公平正義切實得到維護和實現。
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走的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帶動其他人和其他地區共同富?!钡南雀粠秃蟾?,非均衡的發展思路和模式,通俗的說這種非均衡發展模式,就是鄧小平同志那個階段解決溫飽問題的辦法,那個階段的特點就是蛋糕太小,吃不飽,所以,鄧小平那個時候的任務就是為人們吃飽飯而奮斗,就是要把蛋糕做大,所以他就要發展經濟。所以,面對實現社會公平的問題,小平同志的回答就是,要想實現社會公正,就要先發展經濟,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后來,隨著從溫飽社會慢慢進入小康社會,人們就不滿足于吃飽,不但要吃飽,有牢騷還要有地方發,允許他發個牢騷,這就是民主。還有一個,除了發個牢騷之外,還得有個精神享受,上國家大劇院去看個節目,這不就需要為提高人的生活質量而奮斗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以每年平均9.7%的增速發展,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實踐證明,我們走的先富帶后富非均衡發展道路,具有劃時代意義。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條道路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我們講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問題,教育不公平問題等。實際上這些問題鄧小平同志早就考慮到了,鄧小平同志1993年南巡講話完了之后,他老人家回到家里,和他的弟弟鄧墾聊天。他講了一段話, 他說:“1978年到1989年,我那個時候,沒有考慮別的,就是先發展起來再說。1993年發展了,發展起來以后,問題也不會少,比如說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總有一天要出大事?!保ㄟ@是他的原話,我覺得非常好,而且非常便于我們把握鄧小平這個思路。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翻一下鄧小平年譜,這是鄧小平同志在1993年9月16號講了這樣一段話)現在,我們蛋糕已經做大了,我們黨已經意識到,到了解決貧富差距,收入分配等不公平問題的時候了,并且我們也有能力解決。
近年來,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我們在完善制度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從1980年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征收額從當年的16萬元增加到2005年2000多億元;2006年起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800元調高到1600元;從今年開始,根據新稅法要求,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個人要主動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這些政策的推出,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解決收入擴大問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為促進社會公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十五大我們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曾在當時引發了爭論。十六大的提法則為“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屆四中全會則先講“激發活力”,再講“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些提法及所強調的重點的變化,反映出中央對公平與效率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尤其是十七大報告將初次分配也要體現公平提上日程,意味著廣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將會提速,有利于縮小令人不安的貧富差距。我們應該看到,如果沒有差距就沒有動力,當然,差距過大也會造成問題。如果我在這兒問個問題:我們社會存在的最主要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什么?許多人可能異口同聲的回答——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只是一個方面,但主要的不公平還在于部門、行業和人們的群體間競爭機會不平等、競爭規則不公平。這應是解決收入分配中不公平的主要著力點。目前,老百姓對不公平意見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壟斷和干部腐敗這三大問題。公平既包括機會公平,標準公平,分配公平,還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這正是中央密集出臺一系列嚴格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法律規定的政策取向。
胡錦濤總書記在“6·25”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把“蛋糕”做大的同時,還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努力緩解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概括地說,就是十個字“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這是緩解收入差距擴大的基礎性工作。擴中:就是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應是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數、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格局。調高:就是有效調節過高收入?!罢{高”不是簡單的“抽肥補瘦”,也不是“殺富濟貧”,而是要通過稅收等方式對過高收入進行有效調節,使其一部分財富通過稅收形式交給國家,用于二次分配。打非:就是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初次分配也要體現公平的強調,意味著老百姓不僅能從再分配中得到好處,在初次分配中也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不用光等著政府救濟。
在“低?!狈矫妫瑥?span lang="EN-US">1993年開始城市“低?!钡脑圏c工作,到1999年覆蓋到全國城鎮,惠及2000多萬人。農村“低?!痹圏c也從1994年開始進行并逐步推開,2007年“兩會”上又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是通過這一系列政策的逐步推進和不斷完善,保證了低收入群體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為了促進教育的公平,義務教育階段,從2003年開始,在農村實行“兩免一補”(免學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中職教育,國家資助所有農村全日制學生和城市貧困生,資助標準是每人每年1500元,從2007年秋開始,對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新招收的師范生,實行免費教育。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這說明規矩、制度對做人、行事、建設國家的重要意義。一個尊重規矩、按規則行事的人,是一個文明的、有修養的人;一個制度完備、依制度運行的社會,才能是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加強制度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我們正在朝這個目標大步前進。
第三,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社會的進步與和諧,不僅要體現在經濟發展、物質產品極大豐富;政治文明、民主和法制健全上;也要體現在文化繁榮,精神產品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上。社會越進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已經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意識形態領域,國際上,尤其是國外文化產業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造成的壓力很大,美國的主流社會認為:對外出口,不再是農產品和工業的出口,而是大批量生產的文化產業,所以我們面臨文化產業的挑戰,比如:我們的英語教材1/3是國外引進的;大量留學生,在國外除了學技術外,國外的價值觀念也在影響他們;甚至好多國外游戲軟件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美國著名的SSI公司曾推出一個名為《人民將軍》的回合制戰略游戲,該游戲設想了2005年我人民解放軍大舉“進攻”臺灣地區,美國等西方國家聯合出兵干涉引發世界大戰,游戲大量使用了我國國旗標志和人民解放軍圖片,可以說是臭名昭著的反華游戲。甚至還有其他一些游戲,從游戲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游戲里有意識形態,有政治,甚至有歧視。同時,在我們國內,改革開放以后,各種思潮相互激蕩,人的價值觀念越來越多元化,比如:我們原來講拾金不昧,撿到一分錢都要交給警察叔叔,現在我們談撿到錢以后是不是可以索要報酬,原來我們強調救死扶傷,現在我們的個別醫院在手術中為錢叫停,甚至我們有好多人希望冒險嘗試一夜暴富,還有我們的封建殘余等等,面對這么多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噪音,我們需要有一個共同的東西來統領我們的思想,否則社會就很難和諧。就像胡錦濤指出的:“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而統領我們全社會思想的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和諧文化要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諧文化建設,確保和諧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和諧文化建設的整個過程都要著眼于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滲透到和諧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貫穿到和諧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使其深入人心,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第四,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必須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要求我們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比如:近幾年,大家經常聽到“引咎辭職”、“問責制”等等,2004年吉林中百商廈特大火災,尤其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在這些事故中,一些負有責任的人有的被免職、有的引咎辭職,承擔了應有的責任。人們深有感觸地說,再也沒有“太平官”可當了。由此可見,我國各級政府的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開始轉變,各種服務措施不斷推出,服務型政府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因此,只有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良好環境。
第五,激發活力,增進社會團結和睦。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時充滿活力的社會,也是團結和睦的社會。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鞏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
比如;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我們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社會活力,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睦。
香港回歸的這十年中,每當特區遇到困難之時,中央政府總是在第一時間表達關切之情,伸出援助之手,成為特區戰勝困難的堅強靠山。1998年,香港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香港金融體系一時風雨飄搖。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央政府明確宣示,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所采取的應對措施,特別是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維護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保持香港大局的穩定。中央政府以雄厚的外匯儲備作為特區政府反擊國際金融炒家的有力后盾,使得香港最終“在風暴中屹立不倒”。
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四、對和諧校園的建議和思考
所謂和諧校園:就是民主辦學的理念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校的觀念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學校各項事業實現迅速良性發展,師生員工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切實的改善和提高;實現學校教育各個子系統或要素全面、協調、自由、充分發展,良性互動,整體優化的過程。
和諧校園發展途徑:
(一)、以人為本是學校和諧的核心
學校就是“以師為本”“以生為本”。所謂以人為本,其實質就是尊重人、提高人。
1、尊重人是辦好學校的前提
(1) 要尊重人的創造性
尊重教師的創造性。教育教學工作應該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果我們硬要把每個教師的工作束縛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中,他們就會感到工作乏味無趣,就會失去創造的欲望和動力,就會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重復著一些簡單的勞動,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就不可能有較大提高。
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我們的人才培養不能先是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扼殺掉,再要求他們把創新能力開發出來。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講述了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今年高考,中國科技大學在某省錄取了一名高分考生,但這個考生卻放棄了,原因是他所在的高中學校要他復讀一年再考北大、清華,學校承諾補償他10萬元。朱清時沉重地說,現在不僅學生在應試,社會也在應試,考生的成績甚至與校長的政績、地方政府的政績掛起了鉤。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面對大學長期形成的灌輸式教育,繼續無緣于創新能力的發掘。因此,我們的人才培養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名教授要走上教學第一線,用全部熱情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給他們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學,絕對不能摧殘青年學生的創造興趣。
2、提高人是辦學的目標
(1)首先要不斷提高師生的生活條件和工作學習環境
學校不僅是教師工作的地方,也是教師生活的地方,學校只有不斷提
學校也要不斷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比如現代教學設備和校園網的建設,學生食宿條件和文體活動場所的改善等。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生活成長的地方,小學生從入學到大學畢業,十幾年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我們要力所能及的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盡可能好的條件,促進他們的進步和發展。
(二)、民主管理是學校和諧的準繩
1、學校要實行民主化管理
學校的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學校領導的民主。學校領導要緊緊依靠廣大師生辦學,要經常深入教師和學生之間,傾聽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要民主,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發揚民主的作風,要真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三)、充滿活力是學校和諧的動力
學校充滿活力首先是領導班子要充滿活力。由于時代、社會和教育自身是一個不斷的發展的過程,因此要求領導班子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緊緊把握現代教育的實質,審時度勢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科學地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引領廣大師生員工朝共同的目標前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揚他們的聰明才智,共同創造學校的輝煌成就。
其次是要打造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是一個學習氣氛濃厚、同事之間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彼此心情舒暢,這樣建立起來的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和諧人際關系,會發揮整體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的作用。教師之間以坦誠友善相處,營造既有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有信任與支持的和諧氛圍,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的爭鳴,發揚學術民主,這樣學校才能成為產生新思想新思維的地方,才能不斷出新成果,充分發揮各人所長,從而聚合起一種能發揮整體戰斗力的優勢。
最后,學校的教育對象是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正在發育成長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學校就不能辦的死氣沉沉,要提供各種知識、娛樂、文體活動的條件和場所,為學生的發育發展提供盡可能寬松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的個性和特長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身心能夠得到健康成長。
(四)、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和諧的凝聚力
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硬環境建設一般包括:學校建筑、文化設施及校園景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標志性文化載體如校園網絡、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建設。硬環境建設既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和形式,同時本身也包含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功能。硬環境建設體現的是校園文化直觀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軟環境建設表現的則是校園文化主觀的內在氣質。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無疑應將重點放在軟環境建設上。具體說來應體現在三個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學術環境,既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形成實事求是,嚴謹勤奮,開拓創新的局面以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的良好氛圍。二是良好的育人環境,即注重人格培養和素質提升,形成教書育人、尊師重教、為人為學、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三是良好的人際關系,即形成誠實守信、團結和睦、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良好校園風尚,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內化為師生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校園文化的軟環境可以說是一種隱性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可以體會得到,可以感受到它的氛圍,它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質。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并產生深遠影響。
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校園奏響和諧的旋律,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注入活力。我們要始終用和諧的音符推動學校穩定持續的發展,以發展增和諧、以改革促和諧、以公平求和諧、以穩定保和諧,使構建機電和諧校園成為光輝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