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教融匯新方向 系統化推進高職院校改革創新
查看人次:1107 發布日期:2023-03-30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和人才同時強調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對于職業教育發展提出推進“三融”的要求,即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其中“科教融匯”是首次提出,這一全新理念,對于職業院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系統化協同式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啟迪和指導意義。
一、科教融匯賦予高職院校辦學新內涵
“科教融匯”,字面含義是指科技、科研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匯聚。應該說科與教,本身就是高等院校辦學發展的基本事業。早在19世紀初,德國教育改革家洪堡就以“教學與研究統一”的原則創辦了柏林大學,自那時起,發展科學便與培養人才成為高校并重發展的基本職能,與之相對應的工作就是科學研究、教育教學。近年來,現代高等學校發展理念不斷豐富創新,高校中科與教的關系,歷經了從科教并重,到科教結合,再到近年來的科教融合理念,其本質都是通過“科”“教”協同,促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雙向提升。
二十大報告提出“科教融匯”,又在“科教融合”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高校辦學的新內涵?!皡R”字的本義是河流的匯聚,“百川所匯成巨流”,我們理解,科教融匯更能體現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兩大職能融合匯聚之后的新能量和新動態,更加強調“融”之后的變化與發展。結合二十大報告的上下文,可以這樣理解,科教融匯表達了在“融合匯聚”之后,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進科教融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融合匯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并與職普融通、產教融合一起,成為實現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的重要路徑,成為服務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
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便是把技術技能轉化為生產力?!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高等職業學校提出“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的要求;新《職業教育法》第六十一條明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職業教育的科學技術研究、教材和教學資源開發,推進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共建共享”;“推進科教融匯”則是在二十大報告中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部署和新任務。職業教育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服務高水平科技協同創新上有著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在推動科技創新、催化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高職院校,在辦學中要更加重視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同頻共振,建立完善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的工作體系,為教育教學注入科技的“靈魂”,做到科研支撐教學改革、教學促進科研轉化;既要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又要通過自身的技術研發,推動相關技術、產品與工藝創新而直接服務行業企業發展,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體現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促進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精準對接,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有力支撐作用。
二、科教融匯激發高職院校改革新活力
長期以來有一種觀念認為職業院校就是以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而對于其承擔科學研究的使命則不太重視。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整體上研究水平偏低,社會服務能力不高,這是高職院校的傳統短板,在有些高職院校中確實普遍存在“科”與“教”兩大職能不平衡不匹配現象。面對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以及人工智能時代職業多變性對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新挑戰,如何加強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如何實現“科”與“教”有機相融、協同提升,是高職院校改革發展亟需破解的難點。“科教融匯”為高職院校進一步改革破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活力。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A檔)建設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建校以來,一直實施“科研強?!睉鹇?,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同步發展,構建了包括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農產品貯運保鮮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云商務大數據工程中心等平臺在內的國家、省、市、校四級產學研技術技能積累載體,科研教研碩果累累。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學校以推進實施“科教融匯”為抓手,大力營造“以科促教”“科教相長”良性氛圍,實施系統化教科研管理協同創新改革,以管理改革驅動科研和技術成果轉化的創新活力,將原先分散的“滿天星”,聚力形成了科研創新的“一團火”,實現了學校教學與科研整體水平提質增效,教科研成果加速轉化,提升了科研社會服務能力。
一是實施“揭榜掛帥”科研項目機制創新,激發教師科研動力。研究表明,教師的科研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呈現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教師科研和教學可相互促進。為了進一步激發教科研創新活力,學校實施扁平化項目式“揭榜掛帥”的項目管理機制,突破“科研圍城”,讓能者脫穎而出,鼓勵老師以自身所長自由組合團隊掛帥揭榜,促進跨學科、跨領域、多層次人才合作。學校運用“雙因素理論”匯聚校內科研精英,提供上千萬科研資助資金,有效激發全校教師的創新力,引導更多教師會研究、樂研究,在開展科學技術研究中實現專業發展,用研究夯實教師成長路徑,將原來依靠個人喜好的個體研究行為,整合為與學校發展實績充分結合的全校教科研一盤棋,形成較完善的教科研項目孵化培育體系。
二是在人才培養中注入科研精神,招募科研助理實現科研育人。通過將科研、教學、學生管理等工作相融合,為“揭榜掛帥”遴選產生的21個科研創新團隊,招募學生科研助理395人,實施特色人才培養;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科學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廣大學生中形成“創新和成長”的“比學趕幫超”點面帶動作用;以科研實踐創新活動實現“科魂”與“匠心”的深度有機融合,充分實現“以科促教”“科研育人”,促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三是讓科技為教學賦能,加快實施數字化教育、智慧教育,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儲備數字化轉型人才。學校整合科技資源,建設科研綜合服務大樓和教科研一體智慧科研管理平臺,加大軟硬件科研要素的投入與優化,促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建立以科研樓為紐帶,協同各科研團隊聯合開展項目申報與實施的大科研體系,加速形成科研創新“磁場”。學校獲批教育部第一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校、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校,讓新技術新成果為教育教學提供新思想和新素材,豐富教育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圍繞“數字賦能新商科,產教融合開新局”,打造數字經濟下的高技術服務業專業集群,建設完成10個產業學院、36個專業聯手實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人才培養。學校促進產學研融合,實現創新主體連接,牽頭成立山東省大數據研究會職業教育分會,與國家超算中心共建“云計算大數據工匠工坊”,與銀座汽車、銀座零售國奧店共建數字孿生生產性實訓中心,打造線上數字孿生體驗店;在濟南和諧廣場店搭建數字孿生交互展示管理平臺和數據資產管理體系;通過產教互融互助、科技賦能,共育優質人才以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三、科教融匯引領高職院校發展新方向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將“科教融匯”明確定義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新方向”。
對高職院校而言,要精準把握推進科教融匯這一發展新方向,就要以提升學校關鍵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實現教學與科研系統化協同創新,用科學技術、科學研究支撐院校發展,通過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等,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在豐富和壯大產業發展中主動作為。
一是以產業定科研。學校要瞄準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聚焦特色產業或細分領域,針對技術鏈、產業鏈中的某一環節或部分要素進行研發,推動科技創新、催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對象主要定位于區域性特色中小企業的小規模、個性化精準需求。學校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布局,建設領軍人才工作站,打造產教融合技術研發和推廣服務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引領冷鏈物流、人工智能、金融服務等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現代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服務食品、金融、信息、物流等行業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打造創新創業示范綜合體,支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打通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移鏈條,幫助企業實現技術技能的積累和優化,繼而實現課程體系中知識和技能的再生產。
二是以專業定科研。學校以發揮科研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為目的,以專業規劃為依據,以行業企業技術難題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實際,精準謀篇,確立了數字孿生、數字員工、商貿流通、消費者行為分析四大科研方向。加強科研選題、成果落地與院系教育教學工作的結合,推動科技資源向教學資源的轉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瞄準科技前沿需求,強化基礎研究,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創新發展,著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創新能力。
三是以改革定科研。學校將積極探索實踐“大科研”管理機制改革,建立教育教學研究、人文社科研究、自然科學研究有機結合的一體化管理體系;以學?!半p高”建設關鍵難題為重點需求,加強科研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學校管理能力,促進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聯動對接,實現學校教育科研事業與區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同頻共振,以學校的創新發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學??萍紕撔沦|量和科技成果貢獻實現新的躍升;社會服務發展能力和支撐技術技能拔尖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增強;科研社會服務持續成為學校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引領學校創新驅動發展,在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科研管理的改革發展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4期
*引用格式:深刻把握科教融匯內涵 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筆談) [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