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院長說,他們學校剛剛召開了建校幾十年來的第一次科研工作會?!?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2017年年會分論壇的討論中,校聯會主席董剛亦喜亦憂地說出這句話。憂的是,高職高專教育從起步到如今已有了30多年的時間,科研工作始終是院校功能定位中最大的短板;喜的是,如今這項工作終于獲得院校長們的重視。從年會上參與討論的熱度也可以看出,這個話題格外受到關注,吸引了近400名院校長參與。
本科和高職,科研擺位大不同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被并列為高等院校的四大功能。
在眾多普通高校,校長們苦惱的是,如何引導教師從科研上抬抬頭,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教學上,放到人才培養上。為此,教育部和各高校紛紛出臺措施,鼓勵甚至強制要求教授上講臺。
而高職的院長們從沒經歷這樣的苦惱。前些年,他們操心的是如何把規模做大,根本無暇考慮四大功能的擺位,科研工作自然可有可無。最近幾年,內涵建設成為高職院校發力的重點,專業調整、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占據了院長們大部分精力,而科研似乎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對于這一差別,曾經在985大學當過教授,在天津市教委任過高教處長,又做過高職院長的董剛看得十分清楚?!?010年我們做‘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時,曾提出一個目標,爭取到2015年,高職院校的科研經費平均能達到200萬元?!倍瓌傉f。而結果如何呢?“在編制《2016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時,我們從各院校報送的服務貢獻表中看到,2015年,有800所高職院??蒲薪涃M到款額在0~30萬元,有30%的院校科研經費是0”。
年會的閉幕式上,50所高職的院長抱回了“服務貢獻50強”的牌匾。這中間,固然有像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這樣培訓到款額在1億元以上的超級牛校,但也有不少是“矬子里拔將軍”,特別是30名之后,數字斷崖式下滑,“前5名和后5名在橫向和縱向服務到款額方面,相差了12倍,技術交易到款額更是相差了73倍?!倍瓌傉f。
如今,示范和骨干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正進入一個平臺期,院長們一下子意識到,科研這塊短板不補,不僅專業建設缺少支撐,校企合作也很難進入深層次,學校從高原到高峰無從發力。于是,科研工作終于被排上了日程。
科研好,人才培養才會真的好
“科研和教學是什么關系?搞科研是不利于教學?還是沒關系?還是會促進教學?”年會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魏紅在主題發言時向在場的院校長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院校長們百分之百地選擇了“促進”這個答案,讓魏紅有些沒想到,莫非大家的認識如此一致?但魏紅還是繼續介紹了她的調研。
魏紅通過調查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教師的科研成果與學生的評價結果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即教師的科研成果越多,學生對其評價越高;相同職稱下,有科研成果教師的教學優于無科研成果教師的教學;無科研成果的教師,職稱越高其教學效果越好;有科研成果的教師,不管職稱高低,教學效果相差不大;除教齡小于10年的教師外,相同教齡的教師,有科研成果教師的教學優于無科研成果教師的教學。
董剛對魏紅的研究結論深表贊同,他補充說:“我們常提科技成果轉化,變成產品賣出去了叫成果轉化,轉化成教育資源用于學生培養,也是科研成果轉化”。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科研成果進課堂方面有著十分成熟的經驗。記者從學院副院長溫貽芳的介紹中了解到,在蘇州6個機器人產業園有1000多家智能成套裝備企業,這些企業對人才和技術有著迫切需求。企業出題,學院接題解題,通過“導師制+項目化”定制培養,讓一些學生在學院科研團隊的帶領下參與技術服務,同時項目成果又轉化為課堂教學案例,實現了科研反哺教學。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也從科研帶動專業發展中嘗到了甜頭,副院長王海波介紹說,學院的園藝技術專業,就是在搭建“研究機構+示范教學+產業新技術培訓推廣”平臺,組建“教學+科研+生產”專業團隊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團隊的科研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使學生從中受益。
只要思想重視,辦法總比困難多
談到高職院校搞科研的難處,院校長們自有一堆的撓頭事,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幾方面:一是缺人,高職院校生師比高,教師教學工作量大,分身乏術;二還是缺人,缺科研能力強的領軍人物;三仍然是缺人,缺科研助手,普通高校有在讀的博士生、碩士生作為導師的科研助手,而高職院校沒有;四是缺經費,高職的牌子不夠亮,很難爭取到科研經費的支持,特別是縱向科研經費。
通過什么機制鼓勵教師從事科研?董剛認為,可以參照普通本科高校,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讓教師有時間和精力投身科研。
“在我們學校,從教師身份轉化出一部分專門從事科研,而且給的待遇比較高。我們科研、教學、教學管理(包括輔導員)三類平臺是打通的。”王海波介紹了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經驗。
“我們學校在資金上、場地上、注冊上對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在教授晉級時,加大了科研工作的權重,鼓勵大家從事科研。”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振杰說。
如何解決高職教師科研能力不足的問題?魏紅認為,高職現在的新進教師多是博士,最起碼也是碩士,科研能力是有的,只要肯壓擔子,鼓勵他們去做,還是能夠做好的。
“現在的高職教師,水平比較高,我們學校近3年引進博士76人?!闭劦竭@個數字,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蘇益南頗為自豪。“他們為什么愿意到高職院校來呢?蘇州項目多、錢多,我們學校和企業一起招聘人才,博士來了既是學校的人,又是企業的人;既有娘家,又有婆家,拿雙薪?!碧K院長透露了這一秘訣。
王海波提醒院校長們,現在普通本科高校培養的還是學科博士,而不是應用博士,畢業后還要過實踐關?!拔覀內ツ陙淼囊粋€博士,新疆農大畢業的,來了之后由我們研究所所長帶著一起干,很快就上手了。學科型博士轉化成應用型博士,這個環節少不了”。
沒有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輔助,教師們如何從事科研呢?董剛支了個招:帶著高職學生一起干,“本科高校有研究生,我們高職學生也很有潛力。”他說。據調查,在全國1000多所高職院校中,80%左右的學生都會參加各種社團,但參加科技社團的比例最少,示范和骨干高職中參加的也只有不到11%?!翱梢宰寣I教師領辦科技社團,計算工作量,再撥些經費,讓有潛力的學生參與到科研中?!倍瓌偨ㄗh。
說高職學生參與不了科研,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鐘富平可不答應,“他們在知識方面雖然有不足,但創新精神強?!辩姼黄秸f。在重慶工職,合作企業將新產品的前期研發和產品二次開發工作放在了學校,研發平臺既作為學生項目創新實踐的基地,又作為企業新產品研發和“3D數據工程師”培養的試驗場。在校企共建的工作室里,150多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承接真實項目,進行產品的數字化創新設計與制作。“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他們就業選擇的層次,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我們60多名學生,他們參與國家重大專項研發,實現科學家、博士團隊的構想”。
“科研的目的,是要以研致用、以研促教、以研育人,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才培養。985院校搞科研,更多是在知識的創新上,而高職院校搞科研,技術研發是主戰場?!倍瓌傊飨偨Y,“只要領導轉變觀念,真正對科研重視起來,從學校頂層做好設計,科研工作就一定能夠有起色”。(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