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导航网,久草最新免费,久草在线观看最新-2022最新伊人中心基地

產科教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耦合機理、現實挑戰與實踐向度

供稿單位:科研發展中心   查看人次:265   發布日期:2024-10-31    分享到:

       所謂“新質生產力”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基于歷史視角分析,產科教融合模式發展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一元融合、雙元融合和三元融合模式。

       一元融合指同類主體參與的單主體模式,即產業、科研、教育各自為政。該模式下,技術創新、校園活動分別局限于各自場域之內,雖該模式能夠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但高度封閉的領域造成科研、教育和市場的脫節,難以實現創新。

       雙元融合指雙主體融合模式,通常以職業教育為中心,強調教育與其他領域的相互滲透、相互支持,如產教融合、科教融合。雙元融合通常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忽略產業、科研院所的利益需求,故二者通常作為被動參與者而出現,且雙元融合模式效果不佳,體現在人才錯配、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方面。

       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下,生產力的“躍遷”引領了產科教融合模式的發展,作為一種三元融合模式,該模式更突出產業、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以創新為紐帶,以人才培養為創新動力,實現教育、科研、生產三項功能。換言之,產科教融合正是新型生產力所賦予職業教育與產業互動的新方向。

       產科教融合與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模式相比,更突出教育、科研、產業三元組織對創新的作用,融合層次更高、程度更深。該模式不再以教育和人才培養為中心,而是以人才培養為持續動力保障,更注重科研成果研發、轉換、應用并兼具教育、科研和生產功能。具體而言,產科教融合強調產業、科研、教育打破原有邊界,是以創新為紐帶,涵括產業、大學、科研機構、政府、金融、信息平臺等系統要素在內的聯合體。各主體通過“跨界合作”,揚長避短,主動創新的耦合機制,加快技術、知識、資本與信息等創新要素的流動。產科教模式賦能新質生產力,亟待明晰二者的耦合機理和現實挑戰,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注入動力來源。

       一、產科教融合與新質生產力的耦合機理

       (一)新質生產力引領產科教融合模式轉型

       生產系統的變革,通過重塑勞動力市場分工,倒逼教育的轉型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加速器”,人才培養模式必將發生轉變?;仡櫄v史發展軌跡,生產力的變革均推動了教育體系的轉變: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形成了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推動了勞動力市場的變化,進而促使教育體系進行調整,如英國開始推廣義務教育和實行班級授課制;以蒸汽機的改良和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和技術的變革推動了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同樣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如西方發達國家逐漸普及中等教育,推動師范教育;第三次工業革命則引領了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的飛躍,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也極大地推動了教育的改革,如德國通過創辦應用科技大學,重視培育學生掌握實用知識和技能以增強其對信息化時代的適應性。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本質在于通過將創新成果有效賦能于勞動者和勞動資料,進而高質量、高效率地改造自然與社會。新型生產力的形成對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科研創新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而言,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新”要素)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施力點,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而呈現新的特征:

       其一,以高素質作為勞動者要求,更加注重人才的知識創新及技能運用;其二,以富含數字智能特征的新介質為勞動資料,該勞動資料更多注入虛實交織、數實融合的數智元素;其三,以非物質形態的新材質為勞動對象,“數據呈現”成為勞動對象的關鍵特征。

       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引發了科技、人才、產業的整體性重構,職業教育通過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技術技能創新等對標新質生產力。但實踐層面,職業教育發展中人才培養方式的滯后、產教融合平臺引領不足、科技創新不足等,造成職業教育供給難以滿足新質生產力對高素質勞動者、產業數字化升級及科技創新等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職業教育作為供給側,通過轉變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新質生產力作為需求側的要求,即新質生產力引領了產科教融合模式的轉型。

       (二)產科教融合加速推進新質生產力形成

       新質生產力強調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和內生動力推動生產力質態的躍遷,產科教融合對人才、科技創新的轉化則成為新質生產力形成的“紐帶”。產科教融合意指科學研究、產業組織和人才培養的相互融合。就科教融合而言,宏觀是科技系統和教育系統之間的一體化發展,中觀則是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一體化發展,微觀層面則是科學研究與教學育人間的一體化發展。無論哪個層面,通過融合實現資源共享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協調人才培養,實現科技創新是其本質。

       科研與產業的融合體現在:一方面,研究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價值旨歸,企業是科研成果轉化的“最佳地點”;另一方面,產業創新無法脫離工業過程,所有的科技創新的實現(研發活動)必須與生產車間結合起來才得以可能,這意味著科研與產業的融合助推了科技的創新。對于產教融合而言,產業通過為個體提供滿足其技能發展需求的工作情景以培養滿足生產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職業學校是推動生產力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每一次職業教育的變革都深刻影響著生產系統的變革,通過勞動力市場的重塑分工,推動生產力的轉型。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戰略理念,強調資源的優化整合和產業的轉化升級;同時新質生產力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前沿性和高端性的產業和技術。產科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其通過產業、科研和教育三者的融合培養了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與創新,滿足了支撐新質生產力形成的產業升級的需求。由此可見,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較為緊密的教育類型,為新質生產力培養所需的高素質勞動者、轉化科技創新成果是社會賦予其角色的應然期待,產科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的重要平臺,必然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二、產科教融合模式賦能新質生產力的現實挑戰

       (一)職業院校專業與產業匹配度不高,賦能產業鏈轉型整體效能不足

       職業教育的專業是溝通產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橋梁,但當前職業教育與產業間的“壁爐現象”仍然嚴峻。從宏觀層面分析,當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在布局、結構、質量三個方面存在不匹配現象。

       首先,布局不匹配,各地區的產業布局與當地職業院校開設的專業難呼應。例如,河北地區的支柱產業分布與高職院校優勢專業分布存在地域差異,如生物醫藥是石家莊市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但除了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學校外,其他職業院校均沒有開設相關專業。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的優勢專業為“鋼鐵冶煉”,但石家莊市鋼鐵冶煉僅占省內的5%,這種專業與產業間的“地域差”,進一步放大了專業與產業供需間的不協調,造成了當地區域產業鏈轉型的人才源頭虧空。

       其次,結構不匹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職業院校專業開設難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在新技術的加持下迅速轉型升級,但相對產業結構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相對滯后,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適應性相對較差。當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國家積極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技術領域,推動高端設備、服務貿易等新生產性服務以及低空經濟、數字貿易等新業態的發展。但是即使是首都,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上,仍然存在專業設置趨同現象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設置不足、生活性服務業的專業設置不均衡等問題。這種結構上的不匹配,延緩了突破性技術的誕生,阻礙了產業鏈的快速轉型。

       最后,質量不匹配,產業發展的質量需求與職業院校的專業水平難相符。新質生產力立足于科技創新,即合理運用原創性、顛覆性和前沿性的技術創新,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當前,職業院校還停留在傳統的專業建設邏輯上,對專業的范圍發展、內涵建設與特點顯現的關注不夠,致使職業院校的專業不足以支撐新業態的高質量發展。例如,依據市場發展需要,高職院校開設多門與“智能”相關的課程,但其核心課程設置范圍較窄,依舊以傳統基礎課程為主;人才培養方案的內涵不足,職校生創新性技術的培養含量不高;教育教學方式與高端制造性實訓較少,未能彰顯也未能體現專業名稱中“智能”以及職業教育的特點。

       (二)校企科研互惠能力不足,賦能創新鏈價值提升力度有限

       科技創新是重塑生產力的根本手段,是推動生產力現代化深層次改革、賦能創新鏈價值提升的力量源泉。但是,當前企業科技創新的動能仍存在不足,“搭便車”坐享其成,“代工廠”山寨抄襲等現象層出不窮,當產業對其他先進國家的技術產生較大依賴,會導致該產業無法在關鍵領域獨立自主地取得突破,不僅會阻礙創新科技成果的轉化,更減緩了我國向新質生產力方向發展的進程。究其本質,各個產業的創新積極性較低的原因之一,是當前產科教融合過程中,校企間科研互惠能力不足,知識轉移過程難以實現,知識擴展乃至知識創新即科技創新難以實現,具體不足主要存在于三個方面。

       首先,頂層設計欠缺,校企雙方科研互惠意識薄弱。目前,部分職業院校與企業較為重視產教融合,存在校企合作形式化的問題,而忽視了其內容和內涵,導致科研互惠難有進展,技術創新少有發生。根據對河北省職業院校進行個案調查的資料顯示,院校層面的產教融合的實踐探索有部分功利層面的原因,學校為了進行“品牌建設”,例如“雙高”建設、“示范?!苯ㄔO均對學校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有指標要求,即為了達標,企業同樣會因政策補貼等原因參與合作,但僅流于表面。高職院校對教師有下企業、承擔研發平臺工作、研發團隊工作,但依舊有部分教師存在追求學術上的成功和論著上的數量,缺乏企業技術服務的經歷,忽略企業對其技術研發的作用。

       其次,實施不足,校企雙方科研互惠落實困難。受客觀因素影響,校企雙方落實互惠的能力有限。以河北省為例,課題組2023年對河北省職業院校2046名教師和11381名學生的調查顯示,只有23.26%的教師曾經“參與企業技術改進或產品開發”,有69%(一年級)和46%(二年級)的學生尚沒有以任何形式接觸過企業人員或參與過校企合作項目①。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大多是處于初建階段的民營企業,很難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財力參與人才培養、課程開發等,雙方科研互惠的實際能力不足,影響新質生產力創新鏈價值提升。

       最后,保障不足,校企雙方科研互惠缺乏保障。我國營商環境以及校企科研互惠的相關政策保障機制仍有不足。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導致出口美國的相關企業經營受到影響,許多貿易公司、電商企業、生產企業減少招收職業院校實習生,導致一些職業院校的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應用外語和相關行業工科專業校企合作項目被迫取消。校企間的產教科融合被迫中斷,校企對未來可能會進行的產教融合、科研互惠存有疑慮,創新活力減弱。

       (三)產教融合實體化運行存在“堵點”,賦能資金鏈供給能力不強

       從實體化運行角度來看,雖然不同組織在形式上均能夠開展促進資源要素流動和發揮雙元優勢的各類活動,但是從產教融合的終極目的即育人效果來看,由于產教融合實體化運行受阻,各類組織并未真正實現深度融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定位不清。當前產教融合實體組織運行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定位模糊,界限不明。例如,產業學院的產權、辦學指向、運行機制與傳統的二級學院有著本質不同,但在實踐中,大多數的產業學院并未體現出高職院校組織形態上的創新,存在著屬性不明(市場化運作,行政化管理),產權不清(參與主體多元化),法律地位(法律層面參照二級學院運作,不具備獨立法人的資格)模糊的現象。目前的產教融合形式屬于松散型的聯合體,法律上不獨立,身份和產權模糊,導致難以形成完整的人才供給鏈,阻礙了創新的科學發現與突破性制造技術的誕生發展。

       其次,模式單一。當前,雖然產教融合呈現豐富的組織樣態,但其實體組織運行機制與單一的職業學校機制并無顯著差異。以河北省的產業學院為例,77.24%的產業學院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產業主體方介入程度淺,只有34.15%的產業學院建立了理事會;產業主體方參與決策不夠,58%的產業學院決策機構是學校黨委會或二級院系黨政聯席會。實體組織的運行困難導致職業教育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依然以學校本位為主,難以滿足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高技能人才需求。

       最后,投入不足。當前產教融合實體化運行總體投入不足,高水平技術創新型人才供應不足。2022年全國高職院校研發經費為44.2億元,僅占全國社會科技研發的0.18%,僅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的1.7%。研發經費的不足直接導致了職業院??萍紕撔聞恿Σ蛔悖g接阻礙了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如2021年,河北省研發經費投入依舊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7個百分點,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得分為60.9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75.42,僅排名全國第20位,遠不能滿足河北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究其原因,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結構和產業結構嚴重失衡。2020年的數據顯示,河北省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高技能人才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88%,投入不足嚴重拉低人才與創新水平。

       (四)新型產業領域高技能人才“供需錯位”,賦能人才鏈供給能力亟待提升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但隨著產業的更新迭代,適應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的數字型、創新型、復合型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我國依舊面臨“技工荒”的難題。有調查顯示,制造業企業在招聘中廣泛存在“招工難”,尤其是技術工人的招聘困難,如中小企業缺乏戰略設計人才、技術研發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大中型企業需要資本運作、互聯網人才;“目前我們生產線上沒有員工,我們嚴重缺人②”。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為537.1萬人,普通、職業本??疲ㄆ胀ū究?、職業本科、高職)畢業生達1047萬人。面向如此龐大的畢業生隊伍,企業依舊面臨“招聘難”“技工荒”的結構性難題。

       “技工荒”是指勞動力市場上的技能供給與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差距,是勞動力短缺的一種表現。經濟學視野之下,勞動力短缺特指技能短缺。對于技能短缺的界定,有學者將其界定為三個層面內涵:技能數量短缺,即技能質量的滯后以及技能不匹配。其中,技能質量滯后指個體技能水平低,難以滿足產業升級轉型的需要;技能不匹配指技能供給側所提供的技能類型與生產需求錯位的現象。

       顯然,上述企業面臨的“技工荒”的難題并非技能數量短缺造成的,而更多是由于技能質量低及技能不匹配所造成的,如“我們雖然嚴重缺人,但我們也不能隨便招員工啊,招一個研究生到這干,他不中用”③,且企業招聘的對口專業的員工,依舊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進行再培訓,這從側面反映了技能質量水平的滯后:實習生他必須得練,最少需要三年,才能培養一個合格的員工④。無論是技能質量滯后抑或技能不匹配,實質上均是以職業院校為主要技能供給側所提供的技能無法滿足以產業組織為需求側的標志,進而造成了人才“供需錯位”。人才“供需錯位”實質上是對產科教融合問題的折射,即產科教融合有待深化以提升賦能人才鏈的能力。但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培育適應其生產關系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之下,亟須通過深化產科研融合以解決人才“供需錯配”矛盾,進而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蓄勢增能。

       三、產科教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向度

       (一)深化產教融合平臺,匹配專業鏈與產業鏈布局

       一是完善政策矛盾點和模糊點,鼓勵企業辦學校、允許學校辦企業,形成學校、企業交叉辦學辦企的產教融合格局。借鑒“佛山模式”,建立重點產業領域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與引進于一體的開放式、網絡化、集聚型的公共服務平臺。二是建立產教融合參與主體信息共享平臺,健全技能型人才需求監測與分析體系,形成動態調整專業的閉環。通過建設技能型人才供需平臺,督導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根據全省或市域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專業設置,依據企業用人標準更新人才培養標準、教學標準、課程標準等,共同開發教育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做合一”,確保精準對接行業企業需求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不斷增強專業鏈與產業鏈適應性。三是行業與相關單位聯合建立產科教協同創新平臺,促進產科教深度融合,推進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項目應用,以搭建“精準化”高質量創新平臺為目標,加快形成“新領域”“新服務”“新業態”的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服務科技強國建設。

       (二)推進科教融匯機制,提升產業鏈創新效能

       優化產科教融合環境,為高科技水平提升增添活力。新質生產力立足于科技創新,這需要加大對高科技的關注,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創新,充分整合教育資源、社會資源和產業資源,優化當前社會營商環境,發揮產科教融合的頭雁效應,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保駕護航。以科教融匯服務創新驅動戰略,需要職業院校將科技、科研要素融入人才培養。一是以科研成果轉化為導向,將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瞄準有助于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技術創新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二是推行應用性科研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將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關的職業領域技術技能要求融入教學、教材與教法;三是支持職業院校建立技術轉移機構,鏈接產業、企業需求端,促進技術成果商業化,協同供給支撐企業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相關資金和評價制度。

       (三)創新產教融合制度,解決實體化運行“堵點”問題

       完善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組織的框架結構和運行機制,明確各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產教協同育人平臺,確定產權分享、利益分配的原則。學習深圳做法,為產教融合型企業上市提供“綠色通道”;借鑒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經驗,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級產業學院“公辦屬性、企業化運行”的現代法人治理模式。省、市層面形成一盤棋統籌、一體化推進的頂格機制和管理體系,共同解決產教實體化運行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

       同時,深化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加強產教融合型企業孵化培育力度,充分發揮企業的融通帶動作用,讓產教融合滲透于產業的全過程,落實推動高效能成果轉化。第一,完善產教融合型企業遴選標準以及責任監管制度,促進產教融合型企業類型多元化、區域產業特色化。尤其是應該注重對于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校企合作成果的長效監督,包括對于合作時間、合作深度、可持續發展性等方面的監督,建立長效高技能型人才供應鏈。第二,發展優質中小企業進入培育行列,出臺支持建設的激勵政策。對于企業突破已有政策壁壘,形成示范引領作用的產教融合企業加大政策激勵制度。推動產業內各個類型的企業向新驅動、新引擎、新領域前進,助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第三,明確監督與評價機制。建議成立以教育廳相關部門為主導的外部評價主體以及督促產教融合企業為主體的自我評價,既要發揮外部評價的指揮棒和督導問責功能,同時又要依靠企業的自我診斷與評價實現質量改進。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經濟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與科研條件,在保留自身特點的同時,有選擇性地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傳統生產力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

       (四)加速構建創新人才高地,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驅動機制

       以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省科研院所為基礎,制定差異化“培育套餐”,培育一支能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和成果供給的科技經紀人服務隊伍,篩選落地轉化一批高價值科研成果項目。設立科教融合拔尖人才培養專項。本著缺什么就補什么、人才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的原則,健全人才制度體系。一是合力育才。研究制定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與數字經濟相關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探索產科教聯合培養本土人才的有效機制。二是政策激勵。量身定制適合省域技能人才培養的專項計劃,將中專生、中級工納入人才政策支持范疇,給予技能人才充足的政策紅利,為培養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和能工巧匠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實行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探索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探索實行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機制,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四是探索開放招聘制度。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鼓勵在華外資企業、外籍科學技術人員等承擔和參與科技計劃項目,為全球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孫芳芳,孫欣欣,高繡葉,王劍鋒.產科教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耦合機理、現實挑戰與實踐向度[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4(25):11-17.

發布人:文雨
審核人:萬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