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之際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 20 條”)當中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擬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產教融合也逐漸向教育系統和產業系統的協同共生演進。職業教育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推進產教融合的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是教育領域和產業領域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聯合回應。
一、深化產教融合 創建“產教特區”——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年來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的不斷發展,新一輪產業革命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產教融合成為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雙高建設、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等系列重大舉措背景下,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推進產教融合的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以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知行合一,努力推動校企全面合作,率先創建“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爱a教特區”開創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工程創新班”著力培養以成為“大國工匠”為目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產教特區”是學院為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校企合作、產教深度融合而專門設置的試驗區?!疤貐^”對接區域經濟產業需求,結合我院專業發展規劃,遵循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以專業為主體,以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為依托,推動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精準對接、動態匹配。特區融通學院優勢專業群與一流企業為代表的產業,構建“教育生態鏈、產業生態鏈”雙鏈融通的校企協同育人生態體系,引入先進的國際化職業教育理念和資源,集中優質生源和優質教學科研資源,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形成雙主體協同育人創新模式。
二、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涵價值
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亟需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其內涵價值在于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激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活力以及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深化產教融合,創建“產教特區”是職業教育四個面向類型特征、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探索。
1.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學院以“產教特區”為平臺,探索校企間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有助于引導學校緊貼市場和就業形勢,動態調整專業目錄,幫助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2.“產教特區”充分發揮企業方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信息資源等,進行校企資源重構,堅持人才培養以實踐為導向,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學校教育環境接近真實工作環境、接近生產一線、接近實際操作過程,有助于確立職業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的類型特征。
3.企業通過“產教特區”聯合院校集中優勢研發資源,在關鍵元器件、設計方案、控制系統、系統集成、基礎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工藝開發,推進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產業產業鏈,實現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與企業生產流程的緊密對接,是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的類型特征。
4.“產教特區”的創建有助于增強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和針對性,拓展職能,針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是企業技術人員能夠在職業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多次選擇、多種方式靈活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有助于優化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的類型特征。
(二)激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活力
職教20條指出,“中國職業教育將努力實現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一管理、社會多元辦學轉變”。 “產教特區”正是為探索踐行一目標而創建的。職業學校的生源渠道多元和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多樣,所以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靈活多樣。因此,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形式,鼓勵職業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專業、共建實訓基地、將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質量和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水平,持續增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辦學活力和吸引力。
(三)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義來看,它是一個動態的螺旋上升的過程,是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發展動力和發展效率的深刻變革。深化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新發展格局中的優先要素,應自覺成為職業教育新發展格局中的內生變量,書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函數?!爱a教特區”將產業需求融入工程創新班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學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提學院人才培養的供給質量。對此,“產教特區”的實施方案理順了企業和職業學校之間的權責利關系,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機制。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效率而言,“產教特區”鼓勵企業參與或職業教育教學全過程,借助企業系統的力量來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效率,推動職業教育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征程。
三、產教融合治理體系構建的行動路徑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內涵和功能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建構,需要對涉及產業系統與教育系統融合發展的相關制度和評價體系做出探索和整體規劃,通過 “產教特區”重構職業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探索架構模式。
(一)建構“產教特區”的評價組織場域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是國家基本制度不健全。基于制度由規制性、規范性和文化—認知三大要素組成,因而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的建構需要建立三種制度要素互補的深化產教融合的組織評價場域。
首先,增強“產教特區”規 制性,建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評價標準和辦法,引入第三方組織開展“產教特區”評價與監測,健全校、系部、企業三級“產教特區”績效年報制度。同時,建立校、系部、企業三級“產教特區”督導機制,厚植“產教特區”的土壤。此外,學院應建立企業參與“產教特區”共建的管理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校企合作行為。其次,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增強“產教特區”規范性。這源于在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組織場域中,行業組織發揮著指導和規范企業和職業學校合作行為的作用。最后,增強全院對“產教特區”理念和價值的認知。宣傳“產教特區”的理念價值,是推廣“產教特區”成果的深厚支撐。營造全院充分理解、積極支持“產教特區”的良好氛圍。
(二)“產教特區”建設架構模式
“產教特區”建設以專業為單位進行推進,各專業結合合作企業、專業特質等具體情況,形成了合作加工型、校企聯合體(混合所有制)型、產業學院型等多樣化的特區合作形式,特區而是校企共建的真實生產環境。依托每一個特區,開設了1-2個實施雙導師導學、模塊結構化教學的工程創新班。工程創新班基于產教特區提供的生產環境,成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借鑒國際先進職教經驗的實施平臺,是創新人才培養的示范區、教學改革的先行者。特區引入企業的產品、生產、人員、流程、標準及文化,實施“一區一策”,校企共同制定特區管理規定,共同派駐技術人員,共同監督落實,聯合開展科研、生產和人才培養。
1.合作加工型產教特區
機械工程系、實習實訓中心與河北創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創力智造園,設立創力數控工匠工程創新班。該試點由我院提供設備、場地、技術、加工及部分產品研發,創力公司負責外協、技術、驗收,雙方聯合實施新產品、制造技術研發等。企業工程師、實習實訓中心和機械工程系成員共同組成指導教師團隊,對學生開展學徒前期、學徒后期、創新拓展3個階段的培育。電氣工程系與歐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歐伏機電產教特區,設立歐伏機電工程創新班。該試點引入企業實際生產項目,校企聯合開發模塊化教學項目,就“風力發電控制系統設計及裝調”等實際性生產項目進行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
2.校企聯合體型產教特區
信息工程系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聯合建立信息科技產教特區,設立南京55所微信小程序工程創新班。此試點采用“學院主導、工坊主體、企業聯動,遵循市場化運作規律”的工匠工坊制運營機制。該試點引進高新項目,以項目帶動學生發展,以項目支撐工匠工坊的建設,不斷推進工匠工坊的結構優化升級,建立完善的引入流程及管理機制,形成以項目劃分的學生專業團隊。南京55所選派最優秀的專家和工程師為送教上門,并提供各種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不斷提高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把最真實的微信小程序開發環境搬入校園,逐步把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能過硬的復合型互聯網技術開發人才。汽車工程系與邢臺嘉義汽車服務集團聯合建立河北機電汽車工匠園區,設立機電-嘉義汽修工匠班。校企雙方共享技術、設備、生產性實訓崗位、技術師資等資源,通過“現代學徒制”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與管理,實現教育與生產實踐、學與產更加有效的結合。
3.產業學院型產教特區
財會與管理工程系與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冀博商學院,設立博導商科工程創新班。該試點吸引跨境電商企業、天貓店、淘寶店、拼多多店鋪入住,企業為學生分配崗位,企業技師輔導學生技能提升。試點聘請北京博導教師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實行“學院教師+運營導師+企業技師”三方導師共同助力學生成長。學校教師全程參與,沉淀知識和技能,并進行資源轉化,提升專業水平。
四、產教深度融合 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產教特區通過校企共建生產性實體,實現了產教深度融合,既提升了學院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也在學院形成了一批適合職業教育的工程實踐載體。依托產教特區,工程創新班有了良好的職業教育環境,有效而深入的推進了多元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一)政府和行業高度認可
冀博商學院、博導商科工程創新:2020年4-6月,從參與邢臺市市委關于電子商務開門聽建議活動到河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座談會,再到邢臺市政協關于電子商務發展調研活動,我院向政府和行業詳細闡述了電子商務產教特區的創新舉措和實施辦法,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院與邢臺市電子商務協會合作成立邢臺市電商研究院。同時,產教特區師生獲邀請參與了邢臺市常務副市長直播帶貨活動。
(二)技能大賽屢獲大獎,企業積極預定人才
創力智造園,設立創力數控工匠工程創新班:學生通過雙導師導學,模塊化教學,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實踐技能突飛猛進,大賽屢獲大獎,并被多家知名企業提前預定。學生張宇杰、賈雙磊、朱龍參加全國一類大賽---第三屆全國智能制造大賽,在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安裝與調試賽項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全國第二名),被太原重工等知名企業預定;學生王朔和王文東參加2019年度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精雕杯”五軸數控加工技術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被北京精雕有限公司錄用。
(三)“1+X”證書100%通過
河北機電汽車工匠園區、機電-嘉義汽修工匠班:結合現有國家級實訓基地,與企業共建了一個集教學、生產、科研、服務和培訓于一體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實習實訓環境。學院導師與企業導師共同努力,在實踐中教授學員工作思路和操作技能。參加汽車運用與維修”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生通過率達100%。
(四)學生能力提升,實現帶薪學習
信息科技產教特區,南京55所微信小程序工程創新班:通過使用行業企業真實項目和工程案例進行教學,信息科技產教特區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提升迅速,在一年學習期內已經達標微信小程序開發崗位要求,并承接“百知數據標注”、“英語發音評測小程序”、“Web 中級實訓案例開發”3項技術服務,實現帶薪學習。
(五)沉淀了一批來自企業的教學資源
產教特區的建設,將企業生產引入校園。在真實生產中,學院形成了大量針對企業產品的活頁教材,提煉了一批來自企業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在工程創新班教學過程中進行檢驗。檢驗成功后,又被引入普通班教學過程,帶動了學院教學質量的整理提升。
(六)培育了一支校企共享、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項目指導教師既有學院老師,又有企業技師。教師隊伍既管理生產,又承擔教學,快速而扎實的打造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并獲得了河北省技術能手稱號、全國優秀教練等一系列稱號。
(七)形成了一種人才培養新模式
建立“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的創新舉措和實施辦法,形成了一種適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呈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可喜局面。
通過建立“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實現“五個一”目標。即:培養出了一批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富有工匠精神、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條校企雙方深度融合、互惠雙贏、共同育人的產教合作之路;鍛煉出了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富有創新精神、適應高級技能人才培養的名師團隊;優化出了一個基于工作過程、資源庫案例豐富、模塊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成了一個集教學、生產、科研、服務和培訓于一體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實習實訓基地。通過特區改革,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健全了多元化辦學格局,推動了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擬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產教融合也逐漸向教育系統和產業系統的協同共生演進。職業教育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推進產教融合的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是教育領域和產業領域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聯合回應。
一、深化產教融合 創建“產教特區”——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年來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的不斷發展,新一輪產業革命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產教融合成為職業教育的時代使命。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雙高建設、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等系列重大舉措背景下,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推進產教融合的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以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知行合一,努力推動校企全面合作,率先創建“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爱a教特區”開創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工程創新班”著力培養以成為“大國工匠”為目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產教特區”是學院為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校企合作、產教深度融合而專門設置的試驗區?!疤貐^”對接區域經濟產業需求,結合我院專業發展規劃,遵循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以專業為主體,以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為依托,推動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精準對接、動態匹配。特區融通學院優勢專業群與一流企業為代表的產業,構建“教育生態鏈、產業生態鏈”雙鏈融通的校企協同育人生態體系,引入先進的國際化職業教育理念和資源,集中優質生源和優質教學科研資源,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形成雙主體協同育人創新模式。
二、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涵價值
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亟需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建構和治理能力提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其內涵價值在于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激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活力以及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深化產教融合,創建“產教特區”是職業教育四個面向類型特征、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探索。
1.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的類型特征,學院以“產教特區”為平臺,探索校企間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有助于引導學校緊貼市場和就業形勢,動態調整專業目錄,幫助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2.“產教特區”充分發揮企業方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信息資源等,進行校企資源重構,堅持人才培養以實踐為導向,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學校教育環境接近真實工作環境、接近生產一線、接近實際操作過程,有助于確立職業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的類型特征。
3.企業通過“產教特區”聯合院校集中優勢研發資源,在關鍵元器件、設計方案、控制系統、系統集成、基礎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工藝開發,推進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產業產業鏈,實現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與企業生產流程的緊密對接,是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的類型特征。
4.“產教特區”的創建有助于增強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和針對性,拓展職能,針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是企業技術人員能夠在職業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多次選擇、多種方式靈活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有助于優化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的類型特征。
(二)激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活力
職教20條指出,“中國職業教育將努力實現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一管理、社會多元辦學轉變”。 “產教特區”正是為探索踐行一目標而創建的。職業學校的生源渠道多元和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多樣,所以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靈活多樣。因此,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形式,鼓勵職業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專業、共建實訓基地、將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質量和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水平,持續增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辦學活力和吸引力。
(三)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義來看,它是一個動態的螺旋上升的過程,是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發展動力和發展效率的深刻變革。深化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新發展格局中的優先要素,應自覺成為職業教育新發展格局中的內生變量,書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函數?!爱a教特區”將產業需求融入工程創新班人才培養全過程,推進學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提學院人才培養的供給質量。對此,“產教特區”的實施方案理順了企業和職業學校之間的權責利關系,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機制。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效率而言,“產教特區”鼓勵企業參與或職業教育教學全過程,借助企業系統的力量來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效率,推動職業教育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征程。
三、產教融合治理體系構建的行動路徑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內涵和功能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建構,需要對涉及產業系統與教育系統融合發展的相關制度和評價體系做出探索和整體規劃,通過 “產教特區”重構職業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探索架構模式。
(一)建構“產教特區”的評價組織場域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是國家基本制度不健全。基于制度由規制性、規范性和文化—認知三大要素組成,因而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治理體系的建構需要建立三種制度要素互補的深化產教融合的組織評價場域。
首先,增強“產教特區”規 制性,建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評價標準和辦法,引入第三方組織開展“產教特區”評價與監測,健全校、系部、企業三級“產教特區”績效年報制度。同時,建立校、系部、企業三級“產教特區”督導機制,厚植“產教特區”的土壤。此外,學院應建立企業參與“產教特區”共建的管理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約束校企合作行為。其次,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增強“產教特區”規范性。這源于在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組織場域中,行業組織發揮著指導和規范企業和職業學校合作行為的作用。最后,增強全院對“產教特區”理念和價值的認知。宣傳“產教特區”的理念價值,是推廣“產教特區”成果的深厚支撐。營造全院充分理解、積極支持“產教特區”的良好氛圍。
(二)“產教特區”建設架構模式
“產教特區”建設以專業為單位進行推進,各專業結合合作企業、專業特質等具體情況,形成了合作加工型、校企聯合體(混合所有制)型、產業學院型等多樣化的特區合作形式,特區而是校企共建的真實生產環境。依托每一個特區,開設了1-2個實施雙導師導學、模塊結構化教學的工程創新班。工程創新班基于產教特區提供的生產環境,成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借鑒國際先進職教經驗的實施平臺,是創新人才培養的示范區、教學改革的先行者。特區引入企業的產品、生產、人員、流程、標準及文化,實施“一區一策”,校企共同制定特區管理規定,共同派駐技術人員,共同監督落實,聯合開展科研、生產和人才培養。
1.合作加工型產教特區
機械工程系、實習實訓中心與河北創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創力智造園,設立創力數控工匠工程創新班。該試點由我院提供設備、場地、技術、加工及部分產品研發,創力公司負責外協、技術、驗收,雙方聯合實施新產品、制造技術研發等。企業工程師、實習實訓中心和機械工程系成員共同組成指導教師團隊,對學生開展學徒前期、學徒后期、創新拓展3個階段的培育。電氣工程系與歐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歐伏機電產教特區,設立歐伏機電工程創新班。該試點引入企業實際生產項目,校企聯合開發模塊化教學項目,就“風力發電控制系統設計及裝調”等實際性生產項目進行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
2.校企聯合體型產教特區
信息工程系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聯合建立信息科技產教特區,設立南京55所微信小程序工程創新班。此試點采用“學院主導、工坊主體、企業聯動,遵循市場化運作規律”的工匠工坊制運營機制。該試點引進高新項目,以項目帶動學生發展,以項目支撐工匠工坊的建設,不斷推進工匠工坊的結構優化升級,建立完善的引入流程及管理機制,形成以項目劃分的學生專業團隊。南京55所選派最優秀的專家和工程師為送教上門,并提供各種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不斷提高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把最真實的微信小程序開發環境搬入校園,逐步把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技能過硬的復合型互聯網技術開發人才。汽車工程系與邢臺嘉義汽車服務集團聯合建立河北機電汽車工匠園區,設立機電-嘉義汽修工匠班。校企雙方共享技術、設備、生產性實訓崗位、技術師資等資源,通過“現代學徒制”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與管理,實現教育與生產實踐、學與產更加有效的結合。
3.產業學院型產教特區
財會與管理工程系與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冀博商學院,設立博導商科工程創新班。該試點吸引跨境電商企業、天貓店、淘寶店、拼多多店鋪入住,企業為學生分配崗位,企業技師輔導學生技能提升。試點聘請北京博導教師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實行“學院教師+運營導師+企業技師”三方導師共同助力學生成長。學校教師全程參與,沉淀知識和技能,并進行資源轉化,提升專業水平。
四、產教深度融合 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產教特區通過校企共建生產性實體,實現了產教深度融合,既提升了學院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也在學院形成了一批適合職業教育的工程實踐載體。依托產教特區,工程創新班有了良好的職業教育環境,有效而深入的推進了多元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一)政府和行業高度認可
冀博商學院、博導商科工程創新:2020年4-6月,從參與邢臺市市委關于電子商務開門聽建議活動到河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座談會,再到邢臺市政協關于電子商務發展調研活動,我院向政府和行業詳細闡述了電子商務產教特區的創新舉措和實施辦法,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院與邢臺市電子商務協會合作成立邢臺市電商研究院。同時,產教特區師生獲邀請參與了邢臺市常務副市長直播帶貨活動。
(二)技能大賽屢獲大獎,企業積極預定人才
創力智造園,設立創力數控工匠工程創新班:學生通過雙導師導學,模塊化教學,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實踐技能突飛猛進,大賽屢獲大獎,并被多家知名企業提前預定。學生張宇杰、賈雙磊、朱龍參加全國一類大賽---第三屆全國智能制造大賽,在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單元安裝與調試賽項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全國第二名),被太原重工等知名企業預定;學生王朔和王文東參加2019年度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技能大賽“精雕杯”五軸數控加工技術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被北京精雕有限公司錄用。
(三)“1+X”證書100%通過
河北機電汽車工匠園區、機電-嘉義汽修工匠班:結合現有國家級實訓基地,與企業共建了一個集教學、生產、科研、服務和培訓于一體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實習實訓環境。學院導師與企業導師共同努力,在實踐中教授學員工作思路和操作技能。參加汽車運用與維修”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生通過率達100%。
(四)學生能力提升,實現帶薪學習
信息科技產教特區,南京55所微信小程序工程創新班:通過使用行業企業真實項目和工程案例進行教學,信息科技產教特區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提升迅速,在一年學習期內已經達標微信小程序開發崗位要求,并承接“百知數據標注”、“英語發音評測小程序”、“Web 中級實訓案例開發”3項技術服務,實現帶薪學習。
(五)沉淀了一批來自企業的教學資源
產教特區的建設,將企業生產引入校園。在真實生產中,學院形成了大量針對企業產品的活頁教材,提煉了一批來自企業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在工程創新班教學過程中進行檢驗。檢驗成功后,又被引入普通班教學過程,帶動了學院教學質量的整理提升。
(六)培育了一支校企共享、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項目指導教師既有學院老師,又有企業技師。教師隊伍既管理生產,又承擔教學,快速而扎實的打造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并獲得了河北省技術能手稱號、全國優秀教練等一系列稱號。
(七)形成了一種人才培養新模式
建立“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的創新舉措和實施辦法,形成了一種適合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呈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可喜局面。
通過建立“產教特區”,開設“工程創新班”,實現“五個一”目標。即:培養出了一批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富有工匠精神、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條校企雙方深度融合、互惠雙贏、共同育人的產教合作之路;鍛煉出了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富有創新精神、適應高級技能人才培養的名師團隊;優化出了一個基于工作過程、資源庫案例豐富、模塊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成了一個集教學、生產、科研、服務和培訓于一體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型實習實訓基地。通過特區改革,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健全了多元化辦學格局,推動了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